[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脱离暗倒钩的斜顶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9976.1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0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丁;王正成;朱排进;李宏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24543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脱离 暗倒钩 斜顶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脱离暗倒钩的斜顶模。
背景技术
模具的斜顶机构又名斜销结构。斜顶是以港资模具厂为主的珠三角地区模具行业的惯用说法,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型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传统的斜顶机构包括有胶位的斜顶杆和位于斜顶杆底部的镶件,斜顶杆和镶件通过T型槽连接。使斜顶杆在顶出过程中,可以在镶件上进行滑行,形成一直线的移动副,以实现斜顶往后顶出,以脱出带倒钩结构的产品。随着市场对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内倒钩类型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斜顶杆在镶件上滑行运动方式已经不能用于一些暗倒钩的,无移动副的产品上,为了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我们采用旋转斜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脱离暗倒钩的斜顶模,解决现有注塑模暗倒钩结构退件结构复杂,模具体积大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脱离暗倒钩的斜顶模,包括前模总成和后模总成,所述前模总成包括前模板及设置在前模板内的前模镶件,所述后模总成包括后模板及设置在后模板内的后模镶件;所述后模板下方还设置有拉板,拉板上设置伸向后模镶件的拉杆,拉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斜顶,旋转斜顶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后模镶件上,另一端伸出后模镶件且在侧壁上设置有暗倒钩;所述前模镶件、后模镶件、旋转斜顶和拉杆围成的空腔为浇铸型腔;所述后模镶件位于旋转斜顶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压簧。
进一步的,所述压簧的前端设置有顶杆,顶杆压在旋转斜顶的侧壁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拉杆退出,弹簧挤压旋转斜顶绕转轴转动,从而使注塑好的带暗倒钩的注塑件成功退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推件快。所述压簧上的顶杆,更好的传递压簧对旋转斜顶的作用力。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脱离暗倒钩的斜顶模,包括前模总成和后模总成,所述前模总成包括前模板2及设置在前模板2内的前模镶件1,所述后模总成包括后模板4及设置在后模板4内的后模镶件3;所述后模板4下方还设置有拉板5,拉板5上设置伸向后模镶件3的拉杆9,拉杆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斜顶7,旋转斜顶7的一端通过转轴8固定在后模镶件3上,另一端伸出后模镶件3且在侧壁上设置有暗倒钩11;所述前模镶件1、后模镶件3、旋转斜顶7和拉杆9围成的空腔为浇铸型腔10;所述后模镶件3位于旋转斜顶7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压簧12;所述压簧12的前端设置有顶杆6,顶杆6压在旋转斜顶7的侧壁上。
取件时,在外力作用下,拉板5先带动拉杆9退出旋转斜顶7,旋转斜顶7由于受压簧12的作用,绕转轴8转动,使旋转斜顶7上的暗倒钩结构脱离,然后,前模总成和后模总成分离,即可取出注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未经昌辉精密模具(黄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99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节能耐磨料筒
- 下一篇:一种镂空十字花螺丝装饰盖成型塑胶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