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面裂缝灌缝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06657.5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756289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刘澜波;耿继光;杨兴旺;牛凯杰;刘战锋;付伟超;魏俊杰;祝晓磊;杨建强;何伟娜;梁宁;李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75/08 分类号: C08L75/08;C08K3/26;C08G18/67;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9J175/08;C09J11/04
代理公司: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代理人: 吕爱萍
地址: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魏文路与学***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路面 裂缝 料及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适用于各种环境、快速固化成型、弹性大、粘结力强、防水性高、耐老化的道路裂缝灌缝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在役公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很多公路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各种病害问题,裂缝是高速公路路面各类破损中最常见、最易发生和最早期产生的一种病害,它几乎伴随着公路的整个使用期,并随着路龄的增长而加重。裂缝处治已成为公路和城市建设决策部门的一件大事。路面裂缝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分,使得基层路基老化,导致路面承载力降低,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产生唧浆、台阶、网裂等病害,加速路面破坏。因此, 加强对高速公路路面病害的治理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采用两大类方法处治路面裂缝:一是在施工期间就采用相应的预防裂缝或处理措施,二是在维修养护时选用合适的加铺层体系。常规的裂缝处理方案施工成本很高,公路网裂、龟裂病害按照常规的方案要进行挖除重铺,开挖维修会不可避免的挖除一些完好路段(即“超挖现象” ),裂缝处理超挖面积往往高达60%~80%,造成巨大浪费。由于常规的灌缝材料大多是沥青材料、沥青材料的复合品、珪酮胶(玻璃胶)等与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差别较大,灌入的灌缝材料与路面沥青面层和基层热胀冷缩不一致,灌好的缝易开裂,灌缝后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条缝要反复处理,要耗费极大的人力、材力。现有的灌缝料在采用灌缝施工工艺时,能耗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对环境条件要求也很严格,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不能施工,例如雨雪天、路面有积水等,并且现有的灌缝料多为热施工,需要现场加热,材料固化成型较慢,在施工后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交通管制,严重影响了交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造成修复的效率和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适用于各种环境、无需加热、快速固化成型、弹性大、粘结力强、防水性高、耐老化的路面裂缝处治冷施工用灌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道路裂缝灌缝料,它是由组份A和组份B按照质量比为1.2-1.6制成,其中组份A是由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制成:预聚体A大于等于50%且小于100%、预聚体B 大于0%且小于50%、纳米碳酸钙大于0%且小于10%;其中预聚体A是由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制成:甲氧基聚乙二醇60-80%、二异氰酸酯20-40%,预聚体B由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制成: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60%、二异氰酸酯40-60%;组份B是由各组份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制成:固化剂95-98.5%、表面活性剂1-4.9%、催化剂0.1-0.5%。

所述的甲氧基聚乙二醇为分子量为200-2000的甲氧基聚乙二醇。

所述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羟基值为300-800mKOH/g。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费尔酮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固化剂是由甘油聚氧乙烯醚和丁二醇按照以下重量份数制成:甘油聚氧乙烯醚5-15份、丁二醇1份;其中甘油聚氧乙烯醚的皂化值为50-140mgKOH/g。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所述的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道路裂缝灌缝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预聚体A的制备:向反应容器中加入甲氧基聚乙二醇,于120-130℃下真空脱水2-3h,冷却至30-4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二异氰酸酯,搅拌0.5-2h后升温至75-85℃,继续反应3-5h,分析异氰酸含量达到10.0-15.0%后停止反应;

步骤2:预聚体B的制备:向反应容器中加入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于120-130℃下真空脱水2-3h,冷却至30-4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二异氰酸酯,搅拌0.5-2h后升温至75-85℃,继续反应约3-5h,分析异氰酸含量达到10.0-15.0%后停止反应;

步骤3:组份A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的预聚体A、步骤2制备的预聚体B和纳米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出料得到组份A;

步骤4:组份B的制备:将固化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均匀混合得到组份B;

步骤5:将步骤3制备的组份A与步骤4制备的组份B按照质量比为1-1.8均匀混合得到道路裂缝灌缝料。

所述的步骤1和步骤2中异氰酸含量的检测采用二正丁胺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万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万里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