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6601.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城龄;张庞岭;唐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杨林;李友佳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 模组 及其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对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穿透率等品味,背光模组的功率密度(Power Density)越来越大,导致背光模组将产生更多的热量,因此高Power Density背光模组的散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Power Density与灯条功率和LED等之间的间距有关。使用高的功率灯条和较小的LED间距都有可能造成高的Power Density。一方面,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依靠散热元件将光源的热量传导至背框上,减少光源热量集中对导光板的辐射。另一方面,散热元件上一般呈现明显的温度梯度。越靠近光源的散热元件部分,吸收的热量越多,温度越高;随着离光源越来越远,散热元件的温度逐渐降低。但是,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散热元件,已经不能满足较大Power Density背光模组的散热要求,若单纯通过增加散热元件的宽幅和厚度,对加工成型要求高,且材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散热元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装置,通过灵活组合的主、辅散热件达到加快背光模组散热的效率。
这种散热装置,其设置于背光模组的背框和导光板之间,用于对导光板侧面所对应的光源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相互搭接的主散热件和辅散热件;
所述主散热件端部向上延伸一侧壁用于与所述光源连接;所述辅散热件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底部、所述主散热件的侧壁及其中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辅散热件与所述主散热件侧壁的距离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辅散热件与所述主散热件粘接、焊接或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散热件与所述主散热件之间设有导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辅散热件表面包覆绝热层,用于阻隔热量传递至所述导光板。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的材质为石墨烯;所述绝热层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辅散热件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主散热件侧壁及其中部之间设有一非导热支撑件对所述导光板形成支撑,使得所述间隙保持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辅散热件设有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呈现空心矩形或空心弓形,四周封闭,两端与大气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主散热件和/或辅散热件的材质为铝钣金或铝挤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以及安装于所述背框内侧的光源、散热装置和导光板,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板侧面对应;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背框和所述导光板之间,用于对光源进行散热,该散热装置为如上所述的散热装置。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相互搭接的主散热件辅散热件构成新的散热装置,有效提高了高Power Density下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延长了光源的使用寿命,提高光学品味。
2、辅散热件可以采用多种构型变化,如气流通槽结构,或辅散热件底面和顶面分别覆盖高导热材料和绝热材料,或在辅散热件与导光板之间引入间隙。一方面促进主、辅元件之间的热传递,另一方面抑制热量向上传递至导光板,进一步提高其光学品位。
3、主散热件和辅散热件的连接方式多样,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材料利用率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另一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背光模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6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通信残差率的风险定量评估方法
- 下一篇:微油点火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