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9246.8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肖龙;王春检;成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1 | 分类号: | A61K36/81;A61P9/14;A61K33/04;A61K33/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66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痔疮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痔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由痔内静脉丛形成,发生在齿线上方,盖以黏膜,初期突人直肠,时日长久可脱出到肛门外。外痔由痔外静脉丛形成,发生在齿线下方盖以皮肤,突出于肛门外。混合痔由痔内和痔外静脉丛形成,兼两种痔特性。痔以出血、疼痛、肿胀、潮湿、瘙痒、脱出肿胀为临床表现。治疗上多数以保守疗法为主、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痔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洗碗叶15-25份、马蹄蕨8-16份、垂盆草8-16份、黄柏8-16份、黄连3-9份、当归8-16份、连翘8-16份、芒硝3-9份、白矾3-9份、皂角刺3-9份、秦艽6-12份、蜣螂3-9份。
优选的,上述的用于痔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洗碗叶18-22份、马蹄蕨10-14份、垂盆草10-14份、黄柏10-14份、黄连5-7份、当归10-14份、连翘10-14份、芒硝5-7份、白矾5-7份、皂角刺5-7份、秦艽8-10份、蜣螂5-7份。
更优选的,上述的用于痔疮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药制成:
洗碗叶20份、马蹄蕨12份、垂盆草12份、黄柏12份、黄连6份、当归12份、连翘12份、芒硝6份、白矾6份、皂角刺6份、秦艽9份、蜣螂6份。
上述的用于痔疮的中药,该中药的剂型形式为外用洗液。
上述的用于痔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 按照所需重量份称取各种原料;
b, 将当归、连翘、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马蹄蕨、垂盆草、黄柏、黄连、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4-6倍量水煎煮1.5-2.5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2-4倍量水煎煮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1.08,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入芒硝、白矾,随加随搅拌;加水调整至2000份,滤过,灭菌,即得。
上述的用于痔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c中加水煎煮过程中第一次加水量为药物体积的5倍,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量为药物体积的3倍,煎煮1小时。
上述的用于痔疮的中药外用洗液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a,称取洗碗叶20g、马蹄蕨12g、垂盆草12g、黄柏12g、黄连6g、当归12g、连翘12g、芒硝6g、白矾6g、皂角刺6g、秦艽9g、蜣螂6g;
b,将当归、连翘、皂角刺、秦艽用水蒸汽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c,将洗碗叶、马蹄蕨、垂盆草、黄柏、黄连、蜣螂与上述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加水煎煮提取二次,第一次加药物体积5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药物体积3倍量水煎煮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1.24的浓缩液,放冷,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到80%,搅匀,室温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60℃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4~1.08,得浓缩液,备用;
d,步骤a制得蒸馏后的水溶液与步骤b的浓缩液混合,加入芒硝、白矾,随加随搅拌;加水调整至2000ml,滤过,灭菌,即得。
洗碗叶为茄科茄属植物野茄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以根及叶入药。归肝、胃经、肾、脾、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多用于热结气滞,脘腹疼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干燥全草,又名山护花、鼠牙半枝莲、狗牙草、佛指甲、瓜子草、三叶佛甲草、白蜈蚣、地蜈蚣草、太阳花、枉开口、石指甲、狗牙瓣。归肝经、胆经、小肠经。具有清利湿热,解毒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急、慢性肝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9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