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并行图像去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8542.6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顺;吴敏;吴宏刚;颜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钱成岑;詹永斌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并行 图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有雾图像各色彩通道暗元素信息的图像快速并行去雾方法。
背景技术
雾造成的成像质量退化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图像的去雾是恢复图像可视性及可理解性关键技术,也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经典的图像增强算法往往假设输入图像是物体表面反射光,针对有雾图像,这些方法的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较好地描述成像退化过程,从而影响最终的图像去雾效果。因此,研究和改进雾天成像退化模型和去雾方法十分必要。
现有的图像去雾方法一般是基于雾天图像的先验信息规律对雾天图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增强或恢复,以提高图像的可视性。典型的方法有Fattal方法、Tan方法和He方法。
Fattal方法的先验信息是假设环境光分量和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分量是不相关的,以此估计出物体表面反射光分量,但恢复出的图像往往失真度较高。
Tan方法发现的先验信息是无雾图像的对比度往往比有雾图像的对比度要高,基于此类先验信息,通过算法处理使有雾图像的局部区域的对比度达到最大,以达到图像去雾的目的。但恢复的图像对比度往往很高,容易造成图像纹理细节信息的淹没。
He方法基于色彩通道暗元素的先验信息,恢复出的图像质量较真实,但是此方法只考虑了一个尺度参数,且采用运算极为复杂的软抠图优化方法来估计场景的透射系数,在遇到图像边缘时往往会出现光晕现象,影响最终图像质量。该方法去雾效果虽然比较理想,但计算太过复杂,计算量会随着图像尺寸的增大呈现出几何级增加,难以直接运用到实际应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并行图像去雾方法,并行计算程度高,图像去雾效果好,能够达到实时处理的目的,可以方便的应用于实际系统中。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快速并行图像去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输入图像I(x,y)转换到RGB色彩空间,并计算图像中每个像素点RGB色彩分量中的最小值,获得输入I(x,y)的单像素最小值矩阵记对应的图像为I1(x,y);
(2)、采用Sobel算子对图像I1(x,y)进行边缘检测,并对检测得到的边缘点和非边缘点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图像Ib1(x,y);
(3)、复用单像素最小值矩阵对图像I1(x,y)进行3x3滑窗最小值滤波,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滑动步长均为1个像素,得到3x3尺度像素最小值矩阵
(4)、复用最小值矩阵对图像I1(x,y)进行5x5滑窗最小值滤波,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滑动步长均为2个像素,得到5x5尺度像素最小值矩阵
(5)、复原最小值矩阵对图像I1(x,y)进行7x7滑窗最小值滤波,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滑动步长均为2个像素,得到7x7尺度像素最小值矩阵
(6)、采用5x5统计模板对二值图像Ib1(x,y)进行遍历,如果当前被访问的像素p(x,y)为边缘点,则该点的最小分量值如果当前被访问的像素p(x,y)为非边缘点,则统计以该点为中心的模板范围内边缘点数量,如果边缘点数量等于零,则该点的最小分量值如果边缘点数量大于零,则该点的最小分量值
(7)、在统计图像I1(x,y)中取值最大的前100个像素点,并将这些点的坐标记录在矩阵C中;
(8)、找出矩阵C中各坐标点在输入图像I(x,y)中对应的像素,分别计算出这些像素点对应的最大色彩分量值Rmax,Gmax,Bmax,取这三个最大分量的最大值a=max{Rmax,Gmax,Bmax}作为环境光照的色彩通道分量,记为环境光照强度值A={a,a,a};
(9)、计算场景中各像素点对应的透射系数矩阵T(x,y);
(10)、根据场景透射系数矩阵T(x,y)以及环境光照强度值A,计算得到去雾后的图像J(x,y)。
作为优选方式,当步骤(1)完成前3行像素的处理之后,步骤(3)可以开始执行;当步骤(3)完成前3行单元数据的计算之后,因此步骤(1)、(3)、(4)、(5)之间可以用流水线的方式实现;步骤(4)和(5)可以并行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85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