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97967.5 申请日: 2013-1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669287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李冬林;戴小琳;刘劲松;季永华;丁晶晶;万欣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E02B3/12 分类号: E02B3/12;E02B3/06;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153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态 消浪型 水利 护坡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属于水利护坡工程与城市园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利护坡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在保持水土、净化水体、防洪行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长期以来,对于水利边坡的防护人们着重关注不同驳岸形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较少考虑硬质化护坡防护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传统硬质化的护坡工程不仅形式单一,成本高昂、景观不理想,更重要的是这种护坡部分阻断了动植物和微生物与陆地之间的生态联系,致使水陆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因而受到诸多生态学家和环境学者的质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护坡结构对于维护水陆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水利护坡的构建形式逐渐朝多样化、生态化、美化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水利工程护坡形式单一,高度硬化、生态功能不理想的弊端,从改善水岸生态环境和景观恢复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经过精心的工程设计与科学的植物配置,实现了水利工程与植被恢复的完美结合,不仅可以起到显著的水利堤防作用,又具有生态、消浪、美观、增效的特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1)护坡高水位以下设挺水植物消浪区,高水位以上至坡顶设湿生植物防蚀区,坡顶及以外设经济植物护堤区;

(2)挺水植物消浪区近水一侧设1~2排消浪桩。

其中,所述的挺水植物消浪区种植大型挺水植物,种植方式采用宽幅密植,带状混交,平行于水流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的湿生植物防蚀区种植根繁叶茂的湿生灌木,种植方式采用宽幅密植,带状混交,平行于水流方向排列。

其中,所述的经济植物护堤区为经济乔灌木混交组成的防风林带结构,林内自然式铺设生态园林堤路,供游人休闲观光。

其中,所述的挺水植物消浪区内大型挺水植物为水烛、灯心草、香蒲、菰、再力花、芦竹中的任意2种或3种组合,种植密度为60~80株/平方米。

其中,所述的湿生植物防蚀区内湿生灌木为小栀子、海州常山、木芙蓉、水团花、醉鱼草、牡荆中的任意2种或3种组合,种植密度为30~40株/平方米。

其中,所述的经济乔灌木中乔木树种选择池杉、柳杉、落羽杉、黄连木、杜仲、朴树、皂荚、油樟中的任意3种或4种组合,混交方式采取隔行带状混交,平行于水流方向排列,株行距2m×3m,并作到针阔搭配、高矮结合、优劣互补、互依共生;灌木树种种植在林下,选择盐肤木、紫金牛、五味子、山茱萸、枸杞、楤木、刺五加中的任意3种或4种组合,采用组团式混交,平均种植密度为20~30株/平方米;林隙适当补植固土草本植物,如早熟禾、结缕草、假俭草、狗压根中任意1种或2种组合,作到基本覆盖地表,不留空白。

其中,所述的生态园林堤路以生态透水砖为材料,顺堤岸的走向自然铺设,宽度1.2~1.5m,作到平整、均匀。

其中,所述的消浪桩由柳树原条加工而成,直径15~20cm,长度2.4~4.0m,顶端平截,基部成楔体。

其中,所述的消浪桩平行于与水岸线铺设,桩间竹片固定,顶端伸出高水位20~40cm。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是根据近年的试验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其核心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水利工程护坡形式单一,高度硬化、有损环境的弊端,从改善水岸生态系统和提升护坡环境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以实现水利工程护坡的生态、消浪、美观、增效的功能。

本发明提出的生态消浪型水利护坡结构的优点在于:

(1)克服了传统水利护坡结构的硬质低效、水陆阻断的缺陷,通过不同生态位的植物组合和合理搭配,有利于形成美观、稳定、多效的绿色水岸。

(2)在精心挑选消浪功能强的挺水植物的同时,在深水区设1~2排木质消浪桩,护坡的消浪防蚀功能大为增强。

(3)以绿色植物作为水利护坡工程的主体,有利于发挥植物材料的吸污净水、他感抑藻功能,可有效地预防和缓释水体的富营养化。

(4)坡顶及以外区选用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木本植物,在实现生态改善、护堤防洪功能的同时,又可以采收经济林果,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护坡结构设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79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