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6032.5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6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韩静;齐计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生红球藻中 提取 虾青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的含氧衍生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抑制肿瘤发生、增强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生理作用。市场庞大,目前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养殖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一种单细胞微藻,隶属绿藻门、团藻目、红球藻科、红球藻属,是公认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最好生物来源,在极佳的培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虾青素含量可达3%以上,远高于红酵母和其他微生物,因此利用雨生红球藻提取虾青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极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潜力,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雨生红球藻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在营养生长期内抵抗细菌和原生动物污染的能力很差,而在极端环境下则又失去繁殖能力,因而在开放池中培养雨生红球藻,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尚未实现规模养殖和天然虾青素的工业化生产,在应用开发上还有许多关键问题和技术需要突破。本发明采用封闭式塑料袋式简易装置继续扩大培养。积累阶段采用胁迫培养法,大量积累虾青素。能普及到农户,实现雨生红球藻的养殖普遍化和规模化。
由于雨生红球藻细胞壁较厚,加大了提取虾青素的难度,也降低了藻粉直接作饵料的利用率。所以在使用前必须将其细胞壁进行破碎(破壁)。目前使用的破壁方法有匀浆法、冻融温差法、直接研磨法等,匀浆过程中产生高温,冻融温差法效果不是很好,直接研磨很容易使虾青素氧化而破坏其生理活性。超声波破壁是被研究较多的破壁方法,近年来广泛使用。本发明采用超声辅助混合溶剂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细胞破壁,混合溶剂提取,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收率。同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一种提取虾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该方法将超声波细胞破壁技术成功应用于雨生红球藻提取虾青素的工艺中,开发出提高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收率的制备技术。
本发明采用封闭式塑料袋式简易装置继续扩大培养。积累阶段采用胁迫培养法,大量积累虾青素。普及到农户,实现雨生红球藻的养殖普遍化和规模化。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种子培养:将购买的雨生红球藻种用BBM培养基扩大培养至指数生长期:由40W日光灯提供侧光,黑暗和光照周期:12:12h照明,光强1000~1500lx,温度控制25±1℃。取样15mL~45ml购买的雨生红球藻原液,置于5L的带有引流装置玻璃仪器中培养,10~15d进行后期雨生红球藻的扩大培养和积 累培养。
所述的BBM培养基为:NaNo30.25g/L、K2HPO40.075g/L、MgSO4.7H2O0.075g/L、CaCl2.2H2O0.025g/L、K2H2PO40.075g/L、Nacl0.025g/L、B11mg/L、biotin0.25ug/l、B120.15ug/L.PIV1ml/L(FeCl3·6H2O97mg/L、MnCl2·4H2O41mg/L、ZnCl25mg/L、CoCl2·6H2O2mg/L、Na2MoO4·2H2O4mg/L、Na2EDTA750mg/L、蒸馏水1L),pH调至7~8。
将种子培养指数生长期的培养物,经离心后接种于BBM基本培养基中培养10~15d。培养基置于通气式简易装置继续培养。积累阶段采用胁迫培养方法,用BBM做基本培养基,设置缺氮胁迫培养基(K2HPO40.075g/L、MgSO4.7H2O0.075g/L、CaCl2.2H2O0.025g/L、K2H2PO40.075g/L、Nacl0.025g/L、B11mg/L、biotin0.25ug/l、B120.15ug/L.PIV1ml/L(FeCl3·6H2O97mg/L、MnCl2·4H2O41mg/L、ZnCl25mg/L、CoCl2·6H2O2mg/L、Na2MoO4·2H2O4mg/L、Na2EDTA750mg/L、蒸馏水1L),pH调至7~8.),在营养胁迫试验中,光强提高到12000一15000lx,温度不变,用通气振摇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6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内孔用粉末等离子熔覆焊炬
- 下一篇:移动式火焰开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