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96016.6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姚敏杰 |
地址: | 710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罐车 保温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运输罐体制备领域,涉及一种保温壳体连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沥青罐车罐体保温外壳制造过程中,罐体保温壳板的连接采用搭接方式进行焊接,或采用断续角焊缝加抽芯铆钉进行铆接而成,部分区域直接采用打孔铆接。采用打孔铆接时,主要采用2mm的钢板通过抽芯铆钉进行连接,在运行几年后,由于车体不断的振动,部分铆钉孔大于铆钉的直径,组装时组对间隙较大,靠人工进行挤压保证组对间隙,铆接后铆钉承受很大的应力,并通过不断的振动将铆钉拉断而脱落,导致保温壳板翘起,部分保温棉可见,对铁路运输安全造成威胁。
采用打孔铆接时,全车有约800个铆钉,成本居高不下。同时,铆接时上下板均要求开孔,工作量大;第三,铆接需要铆钉枪,铆接强度很高,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接质量高以及可有效降低操作困难的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是采用塞焊的方式进行的。
上述塞焊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根据沥青罐体保温壳体的材料选择塞焊焊材;
2)确定塞焊的焊孔大小,在沥青罐体保温壳体所用的板材上开设焊孔;
3)采用步骤1)中的塞焊焊材在步骤2)中所开设的焊孔中进行塞焊。
上述塞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步骤3)之后还包括:
4)对步骤3)之后的塞焊焊接结果进行评价。
上述步骤4)中评价的方式是对焊接的位置进行工艺评价。
上述步骤4)中进行工艺评价的位置是平、横以及仰位置。
上述塞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步骤4)之后还包括:
5)经过焊接试验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数据进行确认。
上述塞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步骤5)之后还包括:
6)对塞焊焊接结果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所述力学性能检验是检测焊接接头的拉力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上述塞焊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步骤6)之后还包括:
7)对塞焊焊接结果进行宏观晶相检验;所述宏观金相检验是检测焊接接头根部熔合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每台车塞焊孔焊接仅仅需要1公斤焊丝,成本比铆钉焊接的成本低很多;同时,铆接时上下板均要求开孔,而焊接时只要求开上面板的孔,开孔数量减少一半;第三,采用塞焊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发明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不仅操作简单、降低劳动强度、节约材料成本,焊接质量高;同时能够减少在保温装置上的开孔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满足工艺要求,使罐体外观质量更加完美,在铁路罐车保温壳上的应用尚属首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该方法依据塞焊的原理和工艺进行保温壳板的连接,用塞焊代替了抽芯铆钉,换言之,本发明所提供的沥青罐车保温壳连接方法采用塞焊的方式进行。
塞焊的具体实现方式是:
1)根据沥青罐体保温壳体的材料选择塞焊焊材;
2)确定塞焊的焊孔大小,在沥青罐体保温壳体所用的板材上开设焊孔;
3)采用步骤1)中的塞焊焊材在步骤2)中所开设的焊孔中进行塞焊。
4)对步骤3)之后的塞焊焊接结果进行平、横以及仰位置工艺评价。
5)经过焊接试验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数据进行确认。
6)对塞焊焊接结果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力学性能检验是检测焊接接头的拉力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7)对塞焊焊接结果进行宏观晶相检验;宏观金相检验是检测焊接接头根部熔合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6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