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碳钢的脱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93354.4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干雄;张龙超;徐涛;龚洪君;喻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芳;金玉兰 |
地址: | 615032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碳钢 脱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炉炼钢脱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普碳钢(例如,Q235B)的脱氧方法。
背景技术
钢中的氧会对钢的质量造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危害:①钢液凝固时多余的氧与钢液中其他元素结合生成非金属夹杂,进而破坏钢基体的连续性,降低钢的强度极限、冲击韧性、伸长率等各种力学性能,还会影响钢的导磁性能和焊接性能;②钢液中的氧含量过高,在浇铸过程中氧会再次与钢液中的碳反应产生CO气体,使铸坯产生气孔,结构疏松;③氧能使S在钢中溶解度降低,加剧S的有害作用,使钢的热脆倾向更加严重。因此,所有钢种都必须经过脱氧,脱氧进行的好坏是决定钢质量的关键因素。
Q235B是一种常见的碳素结构钢,Q235B钢板有一定的伸长率、强度以及良好的韧性和铸造性,易于冲压和焊接,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在转炉冶炼普碳钢Q235B时,通常采用硅钙钡合金进行脱氧,硅钙钡合金是钡系合金中的高效新型复合制剂,是炼钢中的脱氧剂和脱硫剂,同时还兼有脱磷的作用,也是炼钢铸造中的孕育剂和变质剂。但硅钙钡合金价格昂贵使产品的成本偏高,并且在冶炼过程中钢水的氧含量较高容易引起钢水大翻,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采用增碳剂和硅铁合金替代硅钙钡合金,以降低冶炼普碳钢的脱氧成本,并解决了当转炉终点的氧活度较大时,加入增碳剂容易引起钢水大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普碳钢的脱氧方法,所述脱氧方法通过先加入增碳剂,再加入硅铁合金来脱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增碳剂为碳粉,加入量为0.4~0.6kg/吨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硅铁合金含有75wt%的硅和18wt%的铁,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硅铁合金的加入量为2.4~2.6kg/吨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脱氧方法还包括,在加入增碳剂之前加入预脱氧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预脱氧材料的加入量为1.4~1.6kg/吨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预脱氧材料为铝铁合金和硅铁合金,重量比为1:3~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脱氧方法还包括,在加入硅铁合金之后喂入铝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铝线的米重为0.358kg/m,喂入量为0.5~1.5m/吨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送去浇铸前,可以将钢水最终的氧含量控制在20ppm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然而,下述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说明,并不能够用来限制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普碳钢的脱氧方法,通过先加入增碳剂,再加入硅铁合金进行脱氧,转炉冶炼的其他操作可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下面以Q235B为示例来解释本发明的普碳钢脱氧方法。
由于Q235B是普碳钢中的低碳钢种,为了脱去更多的碳,在吹炼过程中钢水往往处于过吹状态,出钢时碳含量低而氧含量高,转炉终点钢水[C](碳浓度)*[O](氧浓度)远未达到平衡,因此,加入硅铁合金之前先加入一定量的增碳剂可以使C与O反应,伴随生成的CO带走一部分氧,以减轻后续脱氧压力,节约硅铁合金的加入量,降低脱氧成本。但增碳剂若加入过少则达不到脱氧目的,加入过多则会引起钢水碳含量超出标准,优选地,本发明的增碳剂为碳粉,加入量为0.4~0.6kg/吨钢。
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在温度为1600℃、钢水中的含量为0.1%时,下列各元素的脱氧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
Re-Zr-Ca-Al-Ti-B-Si-C-P-Nb-V-Mn-Cr-W、Fe、Mo-Co-Ni-Cu
其中,Mn、Si、Al、Ca是炼钢中常用的脱氧元素,它们在1600℃时的脱氧能力如表1所示:
表11600℃时各元素的脱氧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933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