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副臂单桅杆式超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4285.0 | 申请日: | 2013-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覃斌;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72 | 分类号: | B66C2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臂单 桅杆 式超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在中小型起重机上构建超起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轮式起重机正在不断朝向大吨位、超大吨位的方向发展,随着起重吨位和吊装高度的不断增加,对吊臂的长度、强度和刚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大吨位起重机为了提高吊臂的刚度和减少扰度,对吊臂使用了超起装置。
图1是现有超起装置安装在起重机上的结构示意图,该超起装置主要包括Y型超起桅杆13,其一端为固定端且与起重臂15铰接,其另一端为活动端;前拉紧装置16,其包括卷扬机10、钢丝绳12和动滑轮11,钢丝绳12的一端与卷扬机10连接,钢丝绳12从卷扬机10出来并绕过设于起重臂15头部的动滑轮11后,钢丝绳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超起桅杆13的活动端;后拉紧装置14,其一端固定连接在超起桅杆13的活动端,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起重臂15的尾部。该超起装置的前拉紧装置16、超起桅杆13、后拉紧装置14与起重臂15形成双三角形的几何关系,以增加起重臂15的稳定性,提高起重机的起重性能。
现有超起装置主要应用于大吨位(起重量大于90吨)起重机,在中小吨位上尚未进行应用,主要因为其有以下几个缺点:超起装置需要增设额外的棘轮卷扬、超起变幅油缸、超起摆转油缸等机构以及配套的液压电气管线及控制系统,相对于中小型起重机而言,价格较高,结构复杂,出现故障后维修难度较大;超起装置结构庞大,结构自重大,动辄达数10吨,不便于安装、拆卸和运输。
以上几点原因决定了现有超起装置只能应用于大吨位起重机上,然而目前市场的中小吨位起重机数量占起重机总数量的80%以上,且频频发生的起重臂事故(如起重臂折断)也都集中于中小吨位起重机,市场上现在尚无适用于中小吨位起重机的超起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在起重机上构建超起装置的方法,其可适用于中小吨位起重机,在中小型起重机上构建一套超起装置,提高中小吨位起重机的起重性能和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在起重机上构建超起装置的方法,所述起重机包括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所述主起升机构包括主臂、主卷扬、及主钢丝绳,所述副起升机构包括副臂、副卷扬、及副钢丝绳,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臂上,将所述副臂作为超起装置的超起桅杆;
将所述副钢丝绳从所述副卷扬引出并依次绕过所述副臂的第二端和所述主臂的头部后,再固定至所述副臂的第二端上;
驱动所述副卷扬转动,将所述副钢丝绳拉紧为超起装置提供预紧力,通过所述副臂、副卷扬和副钢丝绳为所述起重机构建一套超起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供后拉紧装置,将后拉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臂的第二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臂的尾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主臂的头部设置动滑轮和在所述副臂的第二端设置定滑轮,所述副钢丝绳绕过所述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臂为伸缩式起重臂,所述副臂为桁架式起重臂,在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臂上时,是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臂的基本臂上。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在起重机上构建超起装置的方法,所述起重机包括主起升机构和副起升机构,所述主起升机构包括主臂、主卷扬、及主钢丝绳,所述副起升机构包括副臂、副卷扬、及副钢丝绳,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臂上,将所述副臂作为超起装置的超起桅杆;
将所述副钢丝绳从所述副卷扬引出并绕过所述副臂的第二端后,再固定至所述主臂的头部上;
驱动所述副卷扬转动,将所述副钢丝绳拉紧为超起装置提供预紧力,通过所述副臂、副卷扬和副钢丝绳为所述起重机构建一套超起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供后拉紧装置,将后拉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副臂的第二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主臂的尾部。
进一步地,还包括提供前拉索,将前拉索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副臂的第二端,将前拉索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主臂上,使所述前拉索和所述后拉紧装置分别布置在所述副臂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主臂为伸缩式起重臂,所述副臂为桁架式起重臂,在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臂上时,是将所述副臂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主臂的基本臂上。
进一步地,在将前拉索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主臂上时,是将前拉索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主臂的基本臂的头部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所述副臂的第二端设置定滑轮,所述副钢丝绳绕过所述定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42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连接的土工格室
- 下一篇:一种万向节叉锻造毛坯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