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圆筒直缝焊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83543.3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9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江友飞;赖辉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凯立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直缝焊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设备,尤其是一种长圆筒直缝焊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长圆筒由大块金属板件进行卷圆处理,然后再通过焊接所成,所以焊接加工时便需要固定圆筒件,再稳定地将圆筒件的直缝进行焊接,因为这些长圆筒单纯以人手或工具平整难以固定直缝,从而妨碍焊接牢固度,而且直缝的长度很长,若没有专门的设备便难以保持焊接路径平直。现有技术中针对长圆筒这类工件,设计有一些用于焊接这类长圆筒直缝的机械设备,但是这些使用丝杆传动机构进行固定,再进行焊接,使得固定不足造成直缝焊接质量差,而且操作复杂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长圆筒直缝焊机,高效完成长圆筒的焊接。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长圆筒直缝焊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根平行对置的压梁,所述压梁之间构成V形的焊接槽,所述焊接槽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托长圆筒工件且上下移动的支撑梁,压梁上还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焊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梁在所述焊接槽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梁相对应的压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梁上设置有长直导轨,以及可在长直导轨上移动的气动马达,所述焊头安装在所述气动马达上,焊头设置有横向螺栓调节机构和纵向移动气缸。
进一步,所述压梁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梁的可调锁定机构。
进一步,所述可调锁定机构设置有开关控制气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能够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牢固夹紧工件,确保长圆筒直缝焊接平直,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同时积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减少材料损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长圆筒直缝焊机,其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两根平行对置的压梁2,所述压梁2之间构成V形的焊接槽3,所述焊接槽3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托长圆筒工件且上下移动的支撑梁4,所述支撑梁4用于放置要进行焊接的长圆筒,长圆筒直接从支撑梁4一端套上焊接,然后再抽出即可;套上长圆筒后其直缝对应地位于支撑梁4上,很常见地,为了适应圆筒的形状,支撑梁4顶面设计成圆弧形凸面,从而有效的配合压梁2分别压紧在长圆筒直缝两边,既保持被焊接的长圆筒保持圆筒,也使得直缝能够稳当固定在焊接槽3之中;压梁2上还设置有可沿其移动的焊头5,沿压梁2移动的焊头5正好就能够在焊接时沿直缝平直移动,避免人手把持焊头5焊接使得焊缝偏移成曲线,而且因为焊接槽3为V形,焊头5进行焊接操作时,操作者可方便地观察直缝焊接状态,便于随时了解把握焊接质量。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优选地,所述压梁2在所述焊接槽3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梁4相对应的压片6,因为压片6分别独立地压在被焊接的长圆筒上,每块压片6从各个小部分进行平整的压紧固定,避免因为某些长圆筒部分未被压紧而出现焊接偏差甚至没有成功焊接。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梁2上设置有长直导轨7,以及可在长直导轨7上移动的气动马达8,所述焊头5安装在所述气动马达8上,通过控制气动马达8带动焊头5沿直缝移动,便能够将焊接工序进行简化,既能够保证焊缝质量,又能够免除人手操作地劳动输出;焊头5设置有横向螺栓调节机构9和纵向移动气缸10,以方便焊接时校正焊头5的横向位置并且进行纵向移动,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焊头5的精准定位和焊接工序自动化。
进一步,所述压梁2末端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支撑梁4的可调锁定机构11,所述可调锁定机构11在进行焊接时扣合到支撑梁4的末端圆柱上,可调锁定机构11通过螺杆调节其夹紧力,加强支撑梁4的承托力同时,防止长圆筒未夹紧而从支撑梁4末端退出。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可调锁定机构11设置有开关控制气缸12,使可调锁定机构11开关实现自动化。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凯立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凯立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信誉的链路拥塞控制方法
- 下一篇: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