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83145.1 | 申请日: | 2013-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康 |
主分类号: | H03M11/02 | 分类号: | H03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江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窗 侧门 虚拟 按键 输入 检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用于设置在主驾驶位侧门并与设置在乘客位侧门的机械接触开关盒由正向动力线和负向动力线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和第二电流检测模块;
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机械接触开关盒的控制下正向动力线导通时的电流信号;
所述第二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在机械接触开关盒的控制下负向动力线导通时的电流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与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和第二电流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正向脉冲信号和负向脉冲信号以及将所述正向脉冲信号和负向脉冲信号识别为虚拟按键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和第二电流检测模块均为电流传感器或者电阻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脉冲检测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正向脉冲信号,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流检测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负向脉冲信号;
和按键识别单元,用于在一个窗口计数器内统计所述脉冲检测单元输出的正向脉冲信号、负向脉冲信号,生成虚拟按键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检测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子单元、差分检测子单元和脉冲合法性判定子单元;
所述模数转换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流检测模块和第二电流检测模块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差分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模数转换子单元输出信号的方向性;
所述脉冲合法性判定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差分检测子单元输出信号的合法性,生成正向脉冲信号和负向脉冲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数转换子单元包括:第一模数转换器和第二模数转换器,所述差分检测子单元包括:第一差分检测器和第二差分检测器,所述脉冲合法性判定子单元包括:第一脉冲方波合法性检测器、第一与逻辑运算器、第二脉冲方波合法性检测器和第二与逻辑运算器;
所述第一模数转换器的输入连接第一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输出连接至第一差分检测器的第一输入和第二差分检测器的第二输入;
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的输入连接第二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输出连接至第二差分检测器的第一输入和第一差分检测器的第二输入;
所述第一差分检测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一脉冲方波合法性检测器的输入和第一与逻辑运算器的第一输入,所述第一脉冲方波合法性检测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一与逻辑运算器的第二输入;
所述第二差分检测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二脉冲方波合法性检测器的输入和第二与逻辑运算器的第一输入,所述第二脉冲方波合法性检测器的输出连接至第二与逻辑运算器的第二输入;
所述第一与逻辑运算器和第二与逻辑运算器的输出分别连接至按键识别单元的第一输入和第二输入。
6.一种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乘客位侧门的机械接触开关盒接入主驾驶位侧门的控制模块的动力线上设置电流检测点;
利用所述电流检测点检测用户操作机械接触开关盒中的升窗键和降窗键时,在动力线上产生的电流信号;
将所述电流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并将所述脉冲信号识别为虚拟按键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线包括正向动力线和负向动力线,在正向动力线的接地回路和负向动力线的接地回路上分别设置电流检测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包括:正向脉冲信号和负向脉冲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脉冲信号识别为虚拟按键指令,包括:
在一个预设的窗口计数器内部统计脉冲个数或者长电平持续时间,得到一个一个多维度信号;
将这个多维度的信号提交给软件应用,由软件应用将按键行为映射成具体的操作指令。
10.如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窗侧门虚拟按键输入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电流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包括:对电流信号依次进行模数转换、差分检测和脉冲合法性判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康,未经杨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31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