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涡轮增压器整车路试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80287.2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预宾;欧永健;胡辽平;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5/05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43101 | 代理人: | 邹小强 |
地址: | 4210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整车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整车路试对涡轮增压器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涡轮增压器各项参数的检测都是在专用的检测台上进行。例如,对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箱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箱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及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进口温度进行检测等也都是在专用的检测台上进行。在整车路试时没有对涡轮增压器各项参数专门检测的方法和装置,不能在整车路试时对涡轮增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管理,无法监控和检测涡轮增压器在整车路试时的工作的状态,难以实现全工况范围内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的最佳匹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在整车路试对涡轮增压器进行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轮增压器整车路试检测方法,它是在涡轮增压器整车路试时,由车载涡轮增压器测试装置对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箱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箱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及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进口温度进行检测,实现全工况范围内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的最佳匹配。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箱进气管上分别设置涡轮箱进气温度传感器和涡轮箱进气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涡轮箱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
B、在涡轮增压器的涡轮箱排气管上分别设置涡轮箱排气温度传感器和涡轮箱排气压力传感器,用来检测涡轮箱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
C、在涡轮增压器的压气机进气管端口连接一个测量管,测量管的一端通过锁紧螺母、锥形连接环与上与压气机进气管连接,测量管的端口与压气机进气管的端口之间设有密封垫圈,测量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空气进口端连接,测量管上分别设有压气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和压气机进气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压气机进气温度和进气压力;
D、在涡轮增压器的润滑油进油口上设置一个润滑油传感器连接管,润滑油传感器连接管的一端与润滑油进油口采用螺纹连接,润滑油传感器接头的另一端与润滑油进油管连接,润滑油传感器连接管上设有润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润滑油进口温度。
整车路试检测时,车载涡轮增压器测试装置上的涡轮箱进气温度传感器接头与涡轮箱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涡轮箱进气压力传感器接头与涡轮箱进气压力传感器连接,涡轮箱排气温度传感器接头与涡轮箱排气温度传感器连接,涡轮箱排气压力传感器接头与涡轮箱排气压力传感器连接,压气机进气温度传感器接头与压气机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压气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接头与压气机进气压力传感器连接,润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接头与润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连接。
将上述传感器信号分别通过变送器转换成电流信号输入路无纸记录仪,通过和以太网通讯接口,实现远程输入输出、实时监控、组态管理、历史数据读取等功能,并通过CF 卡实现组态管理、监控画面管理和历史数据管理功能。16路模拟量万能输入用来测量涡轮增压器的涡轮、压气机和润滑油的进出口的温度和压力,通过组态软件,计算涡轮出增压器工作状态,用16路开关输出和100mA配电输出,调整涡轮增压器达到最好工作状态,实现全工况范围内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的最佳匹配。
所述的车载涡轮增压器测试装置包括16路无纸记录仪、变送器、涡轮箱进气温度传感器接头、涡轮箱排气温度传感器接头、压气机进气温度传感器接头、润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接头、涡轮箱进气压力传感器接头、涡轮箱排气压力传感器接头、压气机进气压力传感器接头、涡轮箱进气温度传感器、涡轮箱进气压力传感器、涡轮箱排气温度传感器、涡轮箱排气压力传感器、压气机进气压力传感器、压气机进气温度传感器、润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测量管、密封垫圈、锥形连接环、锁紧螺母及润滑油传感器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80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步法均相阳离子交换膜及其成型工艺
- 下一篇:氟化固体氧化物的气相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