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枕及药枕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1921.6 | 申请日: | 2013-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小忠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K36/63;A61P19/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枕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枕及药枕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于由于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等产生的颈部酸痛、肩部酸痛、背部酸痛、上肢麻痛等症状有减轻、缓解作用的药枕及药枕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是在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累及相应的神经和/或血管,而引发的有着多种临床表现的疾病。颈椎间盘退变是本病的内因,各种急慢性颈部外伤是导致本病的外因。长期从事低头伏案工作,易使椎间盘发生退变,导致关节囊和韧带松驰,椎骨间滑移活动增大,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日久可见骨赘增生、韧带钙化,直接或间接地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而使颈椎病发作。颈椎及其椎间盘退行性变所引起的头颈、四肢、上胸背、内脏症候群,统称为颈椎病或称颈椎综合征。临床所见颈椎病轻重悬殊,症状复杂,大致分为:①神经根型:颈、肩、臂、手放射性疼痛。麻木及局部肌肉痉挛、无力、萎缩等脊髓型:下肢沉重、无力、腰酸、尿频、排便无力、步态不稳、渐致下肢痿瘫,甚者二便失控;③椎动脉型:头痛、眩晕、视力障碍、耳鸣耳聋、心悸不寐混合型:上述几型混合并见;如交感神经或食道受压或受刺激所致的症型。
颈椎病散见于中医“痹证”“痿证”“头痛”“项强”等证,中医无此病名。颈部是气血、筋骨肌肉等综合枢纽,上撑头颅,下辖整体,活动频繁,颈椎有“旋台骨”、“玉柱骨”、“天柱骨”之称。颈椎病其内在因素乃正气不足、肝肾亏虚,外邪风寒湿乘虚而入,导致气血瘀滞,造成经脉气血阻塞不畅而发病。诸方受教授认为,该病多因于劳损,往往为持久工作,不注意劳逸结合所致,因而伤及阳气。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平昔操持,有劳无逸……阳气大泄”之语。劳损之虚,涉及元气之伤,使经脉之气不及贯串,气血懦养之功,失其常度。盖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主四肢;肝肾为先天元气之所系,主筋骨。脾胃不和,肝肾失调是根本。固该病之因或有寒湿、或有瘀血,或有风湿、或有瘀积、或有滞气,皆标也,脾肾两虚其本也。
本病常见有风寒入络型、肝阳上扰型、气滞血瘀型、脾肾两亏型等。
大约30岁之后,颈椎间盘就开始逐渐退化,含水量减少,并伴随年龄增长而更为明显,且诱发或促使颈椎其它部位组织退变。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第5-6、第6-7颈椎受力最大,因此,颈椎病的发生部位在这些节段较为多见。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则达50%,70岁左右几乎为100%,此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如今,颈椎病已出现低龄化现象,主要为上班族。
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治疗,但是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效果较为缓慢,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牵引法,其疗效有限。理疗法,需要到医院进行。手术法,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大。人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过程中度过的,睡眠对于人的精力体力的恢复具有很大作用,因此,如何能在睡眠的同时,通过枕头中的枕芯实现治疗颈椎病,一直是人们希望实现并为此钻研追求的目标。
申请号为201110310361.2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合大多数患者、使用方便、无风险、无痛苦且在家中就可以治疗颈椎病的药枕,由枕套和枕芯组成;枕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三七40~60、红花40~60、二花60~80、丹参40~60、杜仲60~80、川芎40~60、白芷40~60、薄荷60~80、制川乌40~60、草乌40~60、桂枝60~80、柴胡60~80、赤芍40~60、樟脑25~35。
申请号为201110217806.2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具备防治颈椎病的药枕-颈舒枕的制作方法,药枕包括肩部枕体、颈部枕体和脑部枕体三个枕体和为一体的构造,颈部枕体内有装有以下药物的药袋:其组份:淫羊藿1-20、桂枝1-20、鸡血藤30威灵仙1-20葛根1-30忍冬藤1-20徐长卿1-20羌活1_20防风1_20侧柏叶1-20决明子1-20石菖蒲1-20桑叶1-20薄荷1-10丁香1-10杭白芍1_30通早1_10冰片1_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小忠,未经叶小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19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