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硬壳锂电池化成时内部气体及电解液残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70003.1 | 申请日: | 2013-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2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章宏;张煦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地址: | 048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解决 硬壳 锂电池 化成 内部 气体 电解液 残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决硬壳锂电池化成时内部气体及电解液残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与能量储存系统中主要使用大容量硬壳锂离子电池,其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寿命长且污染小等优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硬壳锂离子电池在化成后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较多,另有多余的电解液残留,这种情况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现在对于处理硬壳电池化成时产生气体方法,在化成时使用针筒插在电池防爆阀上在化成时边化成边排放化成产生的气体,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排放电池化成时产生的部分气体,不能排放电池内部多余的电解液,且采用针筒会与大气连通,水分进入电池内部,会影响电池性能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硬壳锂离子电池在排放气体时不能排放电池内部多余的电解液,且采用针筒会与大气连通,水分进入电池内部,会影响电池性能和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解决硬壳锂电池化成时内部气体及电解液残留的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解决硬壳锂电池化成时内部气体及电解液残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硬壳锂电池放在电池定位机构上,使电池定位机构的注氮口和抽真空头与硬壳锂电池的注液口相接,调节电池定位机构上的负压P1、正压P2、真空控制器的时间T1,氮气控制器的时间T2;
(2)打开电池定位机构的电源总开关、真空控制器开关和氮气控制器开关;
(3)打开电池定位机构的启动开关,电池定位机构开始对电池抽真空T1,当电池内的压力为P1时,自动保压,时间为T3,之后开始充氮气至压力为P2时,再次保压,时间为T4,使氮气充盈电池整个腔体;
(4)当达到再次保压时间T4时,电池压头上升,操作人员将电池取出,装上电池防爆阀即可;
其中所述的P1为-70~90kpa;P2为10~20kpa;T1为10~30S;T2为2~6S;T3为15~25S;T4为3~5S。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真空,使用电池内部形成负压,将电池内部的气体和电解液抽出,然后再充少量的氮气,对电池进行保护,提高电池性能。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排出电池在化成时产生的全部气体,使电池内部处于稳定的状态;2、减少电池极片之间间隙,缩短锂离子通过距离,增强电池的充放电性能;3、排出电池内部多余的电解液,避免电解液过多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及过多的副反应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解决硬壳锂电池化成时内部气体及电解液残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硬壳锂电池放在电池定位机构上,使电池定位机构的注氮口和抽真空头与硬壳锂电池的注液口相接,调节电池定位机构上的负压P1、正压P2、真空控制器的时间T1,氮气控制器的时间T2;
(2)打开电池定位机构的电源总开关、真空控制器开关和氮气控制器开关;
(3)打开电池定位机构的启动开关,电池定位机构开始对电池抽真空T1,当电池内的压力为P1时,自动保压,时间为T3,之后开始充氮气至压力为P2时,再次保压,时间为T4,使氮气充盈电池整个腔体;
(4)当达到再次保压时间T4时,电池压头上升,操作人员将电池取出,装上电池防爆阀即可;
其中所述的P1为-80kpa;P2为15kpa;T1为20S;T2为4S;T3为20S;T4为4S。
本实施例中P1、P2、T1、T2、T3和T4的取值可以在P1为-70~90kpa;P2为10~20kpa;T1为10~30S;T2为2~6S;T3为15~25S;T4为3~5S范围为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平唐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70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