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电源结构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60111.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7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荣飞;赵志;刘仲钦;刘方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S10/00 | 分类号: | H02S10/00;G05F1/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结构 最大 功率 跟踪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光伏电源结构及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该结构由A、B两个光伏组件、两个BOOST电路和一个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单元组成,每个光伏组件输出端分别接一个BOOST电路,两BOOST电路输出端串联后再并联一个电容,电容的后级通过并网系统并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两光伏组件为相邻的光伏组件,可认为它们工作的外部环境相同,因此两光伏组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和最大功率点也基本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BOOST电路,其特征在于该BOOST电路由一个2mH的电感、一个IGBT和一个前向导通二极管组成;电感的一端与光伏组件的正极相连,另一端与IGBT的集电极和前向导通二极管的阳极相连,光伏组件的负极与IGBT的发射极相连;BOOST电路A中IGBT的发射极与BOOST电路B中二极管的阴极连接,BOOST电路A中二极管的阴极与BOOST电路B中IGBT的发射极之间接一个1000uF的电容。
4.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加法器、一个PI调节器、一个限幅、一个PWM脉冲发生器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加法器用于计算两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差值,PI调节器对差值进行适当调理,使差值转变为相应的占空比D,所述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为0.1,积分系数为100;限幅电路用于防止占空比过大而导致光伏组件工作于开路状态,限幅值为0.9*Uref/UA,其中Uref为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UA为BOOST电路A的输出电压;PWM脉冲发生器将占空比值转化为对应的PWM脉冲,其载波频率为10KHz。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的原理及步骤:
(1)A、B为型号和内部参数相同的两光伏组件,它们工作于相邻位置,也可认为它们工作的外部环境相同,因此两组间的伏安特性曲线和最大功率点也相同;
(2)两BOOST电路输出采用串联结构,保证BOOST电路输出电流Iout相等;光伏组件A的输出功率PA=UA*Iout,组件B的输出功率PB=UB*Iout,UA和UB分别为BOOST电路A和BOOST电路B的输出电压,因此比较光伏组件A、B的输出功率大小,只用比较UA和UB的大小;
(3)控制光伏组件A、B输出电流差值△I为一个较小值,由光伏组件的功率-电流曲线知,最大功率点处有dP/dI=0,写成差分形式[P(I)-P(I+△I)]/△I=0,△I为一个较小值,当P(I)=P(I+△I)时,即认为光伏组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保持A、B两BOOST电路的占空比为D和D+△D,根据BOOST电路的输入与输出电流的关系Iin=Iout/D,A、B两光伏组件的输出电流分别为Iout/D和Iout/(D+△D),A、B两组件电流差值△I=IA-IB≈△D*Iout/D2,ΔD为一较小正值,取ΔD=0.01,因此ΔI也为一个较小正值,ΔD越小,ΔI就越小,当P(I)=P(I+ΔI),光伏组件的工作点越逼近于最大功率点;
(4)动态调节两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使UA=UB,即光伏组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光伏组件A的输出电流始终比光伏组件B的输出电流大△I,因此组件A的工作点始终在组件B的右侧;对两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UA和UB进行采样,当UA>UB,此时A、B两组件同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的左侧,将UB和UA的差值经PI调节器后,占空比D减小,光伏组件的输出电流增大,工作点向右移动,逐渐向峰值靠拢;当UA<UB,此时A、B两组件同时工作在最大功率点的左侧,将UB和UA的差值经PI调节器后,占空比增大,光伏组件的输出电流减小,工作点向左移动,逐渐向峰值靠拢;最终,组件A工作在峰值右侧,组件B工作在峰值左侧,UA=UB,两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相等,可认为光伏组件工作于最大功率点处;
(5)△D值的大小决定了△I值的大小,取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601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