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三相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8872.2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超;李昕;余捷;陈利峰;陶伟民;丁权飞;厉优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8 | 分类号: | G01R2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探头 测试棒 横杆 可伸缩套筒 测试装置 测试 两相 低压供电系统 三相电信号 信号输入端 测量模式 测量装置 测试领域 带电设备 弹簧固定 相间短路 测试仪 手持杆 测点 两边 | ||
一种多用途三相测试装置,属测量装置领域。其设置一前端带有左、中、右相接触探头的测试棒;其左中右相接触探头分别经导线与三相测试仪的三个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其测试棒前端横杆两边分别设置一可伸缩套筒;左右两相接触探头分别固定在所述可伸缩套筒上;中相接触探头固定在横杆中间固定部分上;其左、右两相的接触探头固定在测试棒前端的横杆上,中相的接触探头经过弹簧固定在测试棒前端的横杆上;所述三相测试仪固定在测试棒的手持杆上。其采用三相测点同时接触的测量模式,可减少操作者与带电设备的接触次数,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危险性,避免发生相间短路事故,有助于提高整个测试工作的速度。可广泛用于低压供电系统的三相电信号测试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三相相序校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供电作业过程中,经常要测量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俗称核相),例如,发电机的并网运行,不可逆转电动机的安装/接线,功率因数表、三相无功电度表、吊车/电梯的安装,都要预先测出三相交流电源的相序,不能接反。故核对好相序,是安全供/用电的一个重要工作步骤。
作为向用户送电的单独低压电源,杆上变压器(俗称杆变)是电网运行中非常普遍的设备,在居民用户供电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保证居民的可靠用电,每年都要进行大量杆变的更新和调换。
为了保障用户的可靠用电,要在杆变停役前和复役后进行相序校验,以此来判定杆变调换前、后的相序一致性。
因为杆变安装在电杆上,现场条件所限,不能直接对其进行三相交流电源相序的核相工作,所以通常在线路通电后,用相序表在杆变输出端的令克箱闸刀上带电测试,观察相序表的旋转方向来判断相序。
而在带电令克箱闸刀上进行核相操作时,测试人员的工作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低压触电事故,导致操作时间的延长,直接影响了其它安装、测试工作的进度。
具体分析下来,下列因素是导致上述危险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必须靠近带电设备才能进行校验和得到校验结果,不能与带电设备保持30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进行校验,容易发生低压触电事故;
2、要依次在令克箱三相闸刀上安插三个相序表线夹,而现有核相器的三相线夹尺寸小,在测量过程中,与闸刀的接触面积小,且容易脱落,一旦脱落,测试人员又要再次去与带电设备接触,增加了危险性;且现有令克箱三相闸刀的相间间距只有8厘米,在校验过程中容易误碰另一相有电闸刀而发生相间短路;
3、每次操作前要把连接导线清理,消除导线之间的缠绕,辨认、核对各相导线,增加了准备工作时间,影响了整个测试工作的进度。
如何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危险性,避免发生低压触电事故,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测试工作的速度,是现场核相工作中急待以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途三相测试装置,其采用三相测点同时接触的测量模式,一次读取待测对象上的三相电信号,可减少操作者与带电设备的接触次数,降低测试人员的工作危险性,避免发生相间短路事故,减少了准备工作时间,有助于提高整个测试工作的速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用途三相测试装置,包括三相测试仪,其特征是:设置一前端带有左、中、右相接触探头的测试棒;所述的左、中、右相接触探头设置在测试棒前端的横杆上;所述的左、中、右相接触探头分别经导线与三相测试仪的三个信号输入端对应连接;其所述左、右两相的接触探头固定在测试棒前端的横杆上,所述中相的接触探头经过弹簧固定在测试棒前端的横杆上;所述的三相测试仪固定在测试棒的手持杆上;所述测试棒前端横杆的两边,分别设置一可伸缩套筒;所述左、右两相的接触探头分别固定在横杆的两边的可伸缩套筒上;所述中相的接触探头固定在横杆中间的固定部分上。
其所述测试棒的横杆与所述的测试棒的手持杆成90度夹角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8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