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娱乐潜水语音显示与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8410.0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沈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
主分类号: | A63G31/00 | 分类号: | A63G31/00;F21V3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娱乐 潜水 语音 显示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娱乐潜水语音显示与照明装置,适用于娱乐潜水人员的水下交流与照明。属水下娱乐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下娱乐业娱乐人员与潜水人员之间通常通过手势进行交流,装备好一点的是通过使用进口的水下无线电话进行交流。对于旅游场所的娱乐潜水项目,潜水人员通常不具有专业潜水能力,水下手势交流非常不方便。
使用进口的水下无线电话虽然非常方便,但对于旅游场所潜水部门来说成本太高,而且水下无线电话使用的载波是超声波对水下声环境与水下生态系统易造成声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发明一种结构简易的、易于携带、利于水下娱乐人员与潜水人员之间相互交流的,能直接实时显示语音并具有照明功能的水下娱乐潜水语音显示与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的:水下娱乐潜水语音显示与照明装置由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贴片式喉音拾音器(2)、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水密通讯软缆(2c)及拖曳缆(3f)连接管/线构成;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通过水密通讯软缆(2c)与贴片式喉音拾取装置(2)连接,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通过长度可调的拖曳缆(3f)与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连接,完成系统的供电与音频信号的识别转换处理;
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由供电与数据处理模块(1a)与水密壳体(1b)组成,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通过背带(41)固定于氧气瓶(4)腰部;
贴片式喉音拾音器(2)由拾音器(2a)与喉部固定带(2b)组成,拾音器(2a)通过喉部固定带(2b)固定于人体喉部,通过水密通讯缆(2c)与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连接,实时采集喉部音频信号。
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由LED显示线列板(3a)、照明装置(3b)、照明装置控制开关(3c)、旋转步进电机归位开关(3d)、球形水密玻璃罩(3e)、拖曳缆(3f)、旋转阻尼板(3g)、LED处理显示控制板(3h)、旋转步进电机(3i)与水密壳体(3j)组成,通过长度可调的拖曳缆(3f)与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连接,完成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传送的文字信息的显示。
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中,LED显示线列板(3a)与照明装置(3b)放置在球形水密玻璃罩(3e)上部球形内,球形水密玻璃罩(3e)下部的空腔被水密壳体(3j)密封,球形水密玻璃罩(3e)下部空腔内装有LED处理显示控制板(3h)、旋转步进电机(3i)和旋转步进电机归位开关(3d),LED处理显示控制板(3h)与拖曳缆(3f)连接,球形水密玻璃罩(3e)的水密壳体(3j)外壁装有数块旋转阻尼板(3g)。
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中,LED显示线列板(3a)垂直固定于旋转步进电机(3i)转臂上,LED显示线列板(3a)从上到下依次并排并列安装数个颗红光LED流水灯。
拾音器(2a)放置在喉部固定带(2b)内侧,喉部固定带(2b)两端装有尼龙搭扣,拾音器(2a)与水密通讯缆(2c)相接。
采用贴片式喉音拾音器完成潜水人员语音采集,并通过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中的球形LED显示装置,实时显示拾音器(2a)携带者喉部发音,球形LED显示装置同时具有水下照明功能。
本发明装置通过拾取潜水人员的喉部发音信号来实现语音的文字实时显示实现交流,同时具有照明功能,解决了娱乐人员之间及娱乐人员与潜水人员的水下交流与照明问题,实现一些水下洞穴观察照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系统示意图。
图2、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供电系统与数据处理装置;1a—供电与数据处理模块;1b—水密壳体;
2—贴片式喉音拾音器; 2a—拾音器;2b—喉部固定带;2c—水密通讯软缆;
3—球形显示与照明装置;-3a—LED显示线列板;3b—照明装置;3c—照明装置控制开关;3d—旋转步进电机归位开关; 3e—球形水密玻璃罩;3f—拖曳缆;3g—旋转阻尼板、3h—LED处理显示控制板; 3i—旋转步进电机;3j—水密壳体;
4—氧气瓶;41—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8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