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56558.0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7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培涛;窦合超;李立虎;李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特种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K13/04;C08K5/549;C08K5/5425;C08K3/36;C08K3/22;C08K5/14;C08K7/00;C08K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耐高温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成: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30份、二苯基硅二醇0.5~1.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1.2份、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15~20份、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15~19份、氢氧化钙7~10份、三氧化二铝9~12份、纳米二氧化钛1.3~2.0份、过氧化物硫化剂0.3~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优选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30份、二苯基硅二醇0.8~1.0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1.0份、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15~18份、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16~18份、氢氧化钙7~9份、三氧化二铝9~10份、纳米二氧化钛1.3~1.8份、过氧化物硫化剂0.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和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的粒径均在2000目及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2000目及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氧化物硫化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DCBP)或双二五硫化剂。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称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25~30份、二苯基硅二醇0.5~1.2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0.5~1.2份、纳米二氧化硅(气相法)15~20份、纳米二氧化硅(沉淀法)15~19份、氢氧化钙7~10份、三氧化二铝9~12份、纳米二氧化钛1.3~2.0份、过氧化物硫化剂0.3~1.0份,混合后进行翻炼,所得材料设置在玻璃布上下表面,并与玻璃布带通过延压工艺进行复合,然后进行烘烤和硫化,最后进行切割、缠绕、包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烤和硫化的温度为80~120℃。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纳米耐高温复合带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烤和硫化的温度优选为11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特种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特种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5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