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6042.6 | 申请日: | 2013-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沈业文;张信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奎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M161/00;C10N30/12;C10N30/10;C10N40/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7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用水基 润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冷轧是铝加工中一种重要的工艺内容。其中润滑液是保证其连续工作并保证轧制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冷轧过程中一般采用纯油或者乳化液进行轧制。但是这两种润滑液都有着明显的优缺点。
首先对于纯油轧制而言,它能够提供优质的轧后板面质量,但是这类产品大多数沸点较低,极易挥发并引发火灾。而且油耗较大,导致轧制成本较高。
而乳化液产品没有以上两个缺陷,但由于其较差的润滑性能,使得轧后板面质量无法与纯油相比。
同时,一般这类产品中都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极易将系统杂油乳化进润滑液体系,这样会进一步降低轧制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水溶性聚合物 5-99%;
润滑添加剂 0.1-2.0%;
功能性添加剂 0.05-5%;
其余为去离子水。
上述的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其中,所述水溶性聚合物为分子量为100-1000的聚氧乙烯-聚丙乙烯聚合物或者分子量为100-1000的聚乙二醇。
上述的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其中,所述润滑添加剂为有机酸或有机磷酸酯。
上述的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其中,所述有机磷酸酯为聚氧乙烯磷酸酯。
上述的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其中,所述功能性添加剂包括防锈剂、抗氧化剂、pH调节剂或其组合。
上述的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其中,所述防锈剂包括苯并三氮唑、三乙醇胺或其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铝冷轧用水基润滑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水溶性聚合物的一半倒入容器中,然后将润滑添加剂和功能性添加剂依次倒入容器中,加热至50℃并均匀搅拌直至所有组分完全溶解,最后加入剩余量的水溶性聚合物,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水基润滑液克服了纯油和乳化液的缺点,能够在提供优良轧制效果的同时保证轧制的安全性和油耗的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和火基油润滑液在不同温度的蒸发;
图2是使用火基油润滑液的轧制铝板;
图3是使用本发明水基润滑液的轧制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铝冷轧的单相水基润滑液,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水基润滑液由以下组分组成:聚氧乙烯-聚丙乙烯聚合物(分子量为1000)10%,聚氧乙烯磷酸酯1%,苯并三氮唑0.5%,其余部分用去离子水补足。
上述铝冷轧用单相水基润滑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上述聚氧乙烯-聚丙乙烯聚合物的一半倒入容器中,然后将聚氧乙烯磷酸酯和苯并三氮唑依次倒入容器中,加热至50℃并均匀搅拌直至所有组分完全溶解,最后加入剩余量的聚氧乙烯-聚丙乙烯聚合物,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铝冷轧的单相水基润滑液,按重量百分比计,该润滑剂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90%,聚氧乙烯磷酸酯1%,苯并三氮唑0.5%,三乙醇胺1.5%,其余部分用去离子水补足。
上述铝冷轧用单相水基润滑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将上述聚乙二醇的一半倒入容器中,然后将聚氧乙烯磷酸酯、苯并三氮唑和三乙醇胺依次倒入容器中,加热至50℃并均匀搅拌直至所有组分完全溶解,最后加入剩余量的聚乙二醇,充分搅拌均匀即可。
性能检测试验:
一、铝合金的板面质量与润滑液的挥发性息息相关,因此采用TGA(热重分析)来表征其挥发性能。
从图1所示结果来看,与传统火油基润滑液相比,本发明水基润滑液的挥发性略差,但这保证了它不会过快消耗,而且又在240℃之前适时挥发。其挥发后残留与火油保持一致,均小于要求值,即400℃残余少于原重量的0.5%。
二、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检测产品的润滑性能,检测结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奎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奎克化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6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