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51617.5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7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藤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F03B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 太阳能 联合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如何利用大海中日夜不停的浪涌的现象进行发电和如何利用白天太阳光照射地面的现象进行发电一直是人们追逐绿色环保可持续能源的热点。现有技术中虽然浪涌发电技术以及太阳能发电技术分别得到了持续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浪涌发电的每天发电量过低,还占用了一定的海面及上下空间,无法广泛推广;太阳能发电由于受到地面遮挡环境的影响,即使在晴天也可能只工作于白天的小部分时间,而且还占用了宝贵的地面资源。发明人认为,如果将浪涌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组合起来,在浪涌发电的海表面平台上设置太阳能发电,就既能够节省地面资源又能够有效提高海面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单位空间的发电量,促进绿色环保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将浪涌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组合起来,在浪涌发电的海表面平台上设置太阳能发电,既能够节省地面资源又能够有效提高海面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单位空间的发电量,促进绿色环保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平台支架的浪涌发电装置,和固定于所述平台支架上方的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叠合的冷端制冷层、温差发电半导体元件层和热端供热层,所述热端供热层通过流体管路连接聚光加热装置,所述聚光加热装置位于太阳光收集器的底部,所述太阳光收集器通过太阳位置追踪驱动装置与所述平台支架连接。
所述流体管路包括流体上行管和流体下行管,所述聚光加热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流体腔,流体腔的高端连接流体下行管的上端,流体腔的低端连接流体上行管的上端,流体下行管的下端和流体上行管的下端连接在热端供热层的不同位置,使得被聚光加热的流体在聚光加热装置和热端供热层之间形成自循环回路。
所述流体下行管、所述流体上行管和所述热端供热层的裸露表面附加有保温层,使得所述热端供热层内的流体在白天集热后能够维持晚间的半导体温差发电。
所述冷端制冷层采用热管制冷,所述冷端制冷层的侧面连接有散热元件,所述散热元件向平台支架的下方延伸。
所述太阳光收集器的底部上表面周边设置有太阳位置传感元件,所述太阳位置传感元件连接太阳位置追踪驱动装置的控制电路。
所述浪涌发电装置包括固定于平台支架的浪涌发电定子盘,所述浪涌发电定子盘上穿插着若干个浮筒动子,形成若干个浪涌发电单元,所述浮筒动子采用钕铁硼磁铁,所述浪涌发电单元通过桥式整流连接单元输出正极和单元输出负极,使得浪涌发电单元在浮筒动子随浪涌的升起和降落中均能沿同一方向输出电流。
所述浪涌发电装置包括若干个浪涌发电组,所述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包括若干个半导体温差发电组,浪涌发电装置正极端依次通过单向导通器和充电保护装置连接储电装置正极端,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正极端依次通过单向导通器和充电保护装置连接储电装置正极端,所述储电装置正极端依次通过遥控开关和放电保护装置连接系统输出正极,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负极端、浪涌发电装置负极端和储电装置负极端均连接到系统输出负极。
所述单向导通器采用二极管。
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在浪涌发电的基础平台上集成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并利用太阳光收集器向温差发电装置提供聚光加热的流体热源,这样不仅能够在白天充分利用太阳能,而且在夜晚也能够通过白天集热流体维持晚间的半导体温差发电,从而更大限度地实现连续发电。在一个联合发电系统内,浪涌发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够相互补偿,从而实现连续稳定的电源输出。另外,温差发电装置低温端即冷端的散热或制冷还能够利用浪涌辅助。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的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本发明的浪涌和太阳能联合发电系统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浪涌发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带有桥式整流单元的浪涌发电单元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516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