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模具磨损部位结合紧密的汽车模具的激光修复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9266.4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超 |
主分类号: | C23C24/10 | 分类号: | C23C24/10;C21D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磨损 部位 结合 紧密 汽车模具 激光 修复 工艺 | ||
1.一种汽车模具的激光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对模具进行检测分析;
B.对模具进行低温加热,去除模具基体表面的水汽和油气;
C.根据模具的检测分析结果,对模具磨损部位的型腔进行编程,制定工艺参数,依次对模具的边角处、模具上的平面部位和模具上的台阶部位进行激光熔覆,在激光熔覆过程中对模具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D.进行检测;
所述步骤C中所采用的合金粉末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是C≤0.1%,Cr:10%至13%,B:1.5%至2.5%,Si:1%至2%,Mo:0.5%至1.2%,Mn:8%至12%,W:6%至12%,TiO2:5%至15%,其余为Fe;
所述步骤A是将模具上的灰尘、油污、锈蚀清除;记录模具原先的使用条件、硬度和力学性能参数;检测模具各部位的尺寸,确定磨损部位及其磨损量;去除磨损部位的直角,去除磨损部位的疲劳层,并进行清洗;
所述步骤D是检测模具表面硬度;检测模具变形量;对模具表面进行机械加工;进行渗透探伤、校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超,未经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926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