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壬基酚类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工艺优化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6927.8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3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于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惠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5/50 | 分类号: | C07C215/50;C07C213/02;C08J3/03;C08L9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66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壬基 沥青 乳化剂 合成 工艺 优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工产品的合成与在沥青道路浇筑领域的实际应用,属于精细化工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一定工艺作用下,生成水包油或油包水(具体谁包谁要看乳化剂的种类)的液态沥青。乳化沥青是将通常高温使用的道路沥青,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扩散到水中而液化成常温下粘度很低、流动性很好的一种道路建筑材料。可以常温使用,且可以和冷的和潮湿的石料一起使用。乳化沥青分为阳离子乳化沥青、阴离子乳化沥青和非离子乳化沥青。阳离子乳化沥青的沥青微粒带正电荷,阴离子乳化沥青微粒带负电荷。当阳离子乳化沥青与骨料表面接触时,由于所带电荷不同,产生异性相吸,两者在有水膜的情况下能使沥青微粒裹覆在骨料表面,仍能很好吸附结合。因而在阴湿、低温情况下(5℃以上)仍可以施工。但阴离子乳化沥青正好相反,它与潮湿骨料表面都带负电荷,使其产生同性相斥,沥青微粒不能很快粘附在骨料表面上,若要使沥青微粒裹覆在骨料表面,必须待乳化液中水分蒸发后才行,所以遇上阴湿或低温季节时就难以施工。当乳化沥青破乳凝固时--还原为连续的沥青并且水分完全排除掉,道路材料的最终强度才能形成。改性乳化沥青是沥青和乳化剂,在和胶乳在一定工艺作用下,产生的液态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和乳化沥青就区别于生成时加没加加胶乳。沥青微粒均匀分散在含有乳化剂的水溶液中所得到的稳定的乳液。
沥青是石油和煤蒸馏以后产生的残渣。沥青使用有两种形式,即乳化沥青和热沥青。沥青直接加热即是热沥青。乳化化沥青是由沥青、乳化剂、水和其他添加剂组成。与热沥青相比,乳化沥青可在常温下应用,具有与石料更好的粘合能力、低能耗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公路和防水材料。
乳化沥青为水包油型乳液,沥青乳化剂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两性型及非离子型。研究初期使用的主要是阴离子型乳化剂,如长链磺酸盐、木质素的碱金属盐和羧酸盐等。阳离子型乳化剂近年来发展迅速,阳离子沥青乳化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能及对石料较强的黏附力。大多数石料具有负电荷,阳离子乳化沥青可以迅速吸附并粘结在其表面。主要的阳离子乳化剂为含氮有机胺衍生物。
此类乳化剂发展较晚,但实践发现它与各种矿料有更好的粘附性,用量少等优点,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主要有烷基胺类、酰胺类、咪唑啉类、季铵盐类、环氧乙烷双胺、胺化木质素等。其中二烷基或三烷基胺类一般没有乳化性,含有Cl2~C22的单烷基胺类乳化剂效果较好,但是烷基单胺缺乏足够的乳化能力,所以现在常用有CI2~C22烷基、2~4个亚甲基的N-烷基聚亚甲基二胺盐类乳化剂。烷基丙烯二胺常由丙烯腈与伯胺加成还原得到,而卤代烷同乙二胺反应也是合成N-烷基乙二胺的最普通方法。同样,卤代烷与多亚甲基多胺(二亚甲基三胺、三亚甲基四胺等)反应,可以得到N-烷基多胺。实践证明,有Cl6~C20的脂肪烃基取代的乙撑或丙撑二胺是性能良好的阳离子乳化剂。
季铵盐类乳化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阳离子乳化剂。主要有烷基季铵盐(如1831、18331、1621等),杂环结构的季铵盐,通过酰胺、酯、醚等基团连接的季铵盐(如ArOC2H4OC2H4N+MeEtCV)等。特别是含氯烷基季铵盐类,如烷基吡啶氯化物,用于稀浆封层中能减少快裂型沥青乳液的流失。连有C8~C22链的芳基或环烷基季铵盐,可以减慢沥青的破乳,并有改善与石料、混凝土等粘附性的作用。尽管季铵盐类的乳化能力与二胺类相当,但与石料等基体结合破乳后形成的覆盖膜层较薄。
本发明合成了一种具有很好乳化性能的季铵盐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并对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合成的乳化剂是一种慢裂型沥青乳化剂。可广泛应用于粘层、雾封层和无溶剂冷拌以及用于沥青再回收利用和沥青路面基层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一锅法合成,以以壬基酚、三乙烯四胺、甲醛经一步反应合成出一种新型阳离子沥青乳化剂2-三乙烯四胺基亚甲基-4-壬基苯酚。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步骤如下:
(1)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1一定量的壬基酚和50mL无水乙醇,45~55℃水浴加热并搅拌;
(2)逐滴加入与壬基酚物质的量比为1的三乙烯四胺,升温至60~70℃
(3)将物质的量比为2~2.5的甲醛逐滴加入,然后升温至85~95℃反应5~8h。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胺类为三乙烯四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惠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惠城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6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