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2753.8 | 申请日: | 2013-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1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沈显华;严松;黄仁良;沈林军;熊宏亮;朱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育 雄性不育 恢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水稻种间远缘杂交和核置换方法选育了多种不同来源的水稻胞质雄性(CMS)不育系。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不同来源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根据其恢、保关系总体可以分为野败型(WA-CMS)、包台型(BT-CMS)和红莲型(HL-CMS)等3种主要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
培育与现有野败型(WA-CMS)、包台型(BT-CMS)和红莲型(HL-CMS)等3种主要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恢、保关系不同的新型细胞质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是杂交水稻育种者所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
目前,如何避免杂交水稻由于长期推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如何解决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互限制的弊端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旨在解决杂交水稻由于长期推广单一细胞质源产生的潜在风险及当前水稻胞质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过程中因受恢、保关系专效性限制所带来的现有水稻种质资源利用相互限制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育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东乡野生稻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
步骤二,以F1为母本,选择父本,进行杂交获得复交F1;
步骤三,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用回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也可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进行杂交、回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好。
进一步,进行复交的父本的要求综合性状优良、花粉量大、配合力好。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复交F1为母本的要求为: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以复交F1为母本,选择步骤二的父本进行回交,采用回交育种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从回交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穗颈节至少露出剑叶的叶鞘,花粉育性正常,花粉I-KI染色后,90%以上的花粉染色为深蓝,形状为圆形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与回交父本进行回交,如此连续回交至3-4代;
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且表型与回交父本相似的单株,自交2-3代,从自交2-3代株系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复交F1为母本,选择另外一个父本进行复交,采用系谱法,获得“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具体实现方法为:
从最后一次复交F1代开始,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进行自交,如此连续自交至农艺性状稳定,最后从中选择穗颈伸出度好、花粉育性正常即株系内各个单株花粉育性正常、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即可成为“东野型”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
进一步,符合育种目标指的是,选择的单株应保留了复交父本的优点,改良了复交父本的缺点,且开花习性好、花粉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2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源型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下一篇:芯片上的具有磁性的隔离型功率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