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2502.1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6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周光强;杨永宏;刘经国;刘全;戴书学;李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 | 分类号: | E02D29/07;E02D29/073;B28B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钢筋 绑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
背景技术
海底隧道预制工程用的沉管为工厂化大尺寸预制构件:其高度约为1200cm,宽度约为3800cm,长度约为2300cm,沉管是采用钢筋笼浇注混凝土而成。
对于大体积钢筋笼成型,目前基本采用分阶段浇筑、模板充当钢筋笼胎架、其它支架或脚手架充当胎架等方式,其支撑方式固定不可调节,其施工周期长,施工不便,该方法不适用工厂化大尺寸预制构件,尤其对于超大超宽超高钢筋笼的成型,严重影响了绑扎的工效、精度和安拆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适用于工厂化大尺寸预制构件,以提高钢筋绑扎的工效、精度和安拆的便利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其包括滑轨、外胎架和内胎架,所述滑轨为平行设置的多根,所述外胎架固定于钢筋笼的外部,所述内胎架设于钢筋笼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内胎架可沿所述滑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外胎架为分别设于所述钢筋笼两侧的两组,每组外胎架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一固定台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台架竖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固定台架与所述钢筋笼的外墙绑扎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外胎架还包括第一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的长度可调,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一固定台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胎架包括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于所述钢筋笼的行车通道内,所述第三支撑架设于所述钢筋笼的中墙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底部分别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绑扎胎架还包括钢筋笼内支撑架,所述钢筋笼内支撑架与所述行车通道的形状相匹配,其紧贴着所述行车通道的内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上端抵住所述钢筋笼内支撑架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通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为倒三角形,其上端支撑在所述行车通道顶部的倒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的高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分别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和第三底座上。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内胎架和钢筋笼设于滑轨上,可拆卸,移动方便,其适用于工厂化大尺寸预制构件,采用活动式可快速安拆的胎架结构,提高了钢筋笼绑扎的工效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架的局部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的正面结构视图。
图中:10、滑轨;21、第一支撑架;22、第一固定台架;23、第一调节螺杆;24、行走机构;31、第二支撑架;32、第三支撑架;33、第二底座;34、第三底座;35、第二调节螺杆;41、外墙;42、行车通道;43、中墙;50、钢筋笼内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2中未示出第一支撑架,且图2中分为A、B两个区域,A的区域为与钢筋笼绑扎的结构,B区域中未与钢筋笼绑扎的结构),本发明的一种可移动式钢筋笼绑扎胎架,其包括滑轨10、外胎架和内胎架,所述滑轨为平行设置的多根,其中,外胎架固定设于钢筋笼的外部,内胎架设于钢筋笼的内部并位于滑轨10上。同时,钢筋笼设于上述的多根滑轨上。该多根滑轨的间距的布置以控制钢筋笼最小变形为依据。
隧道沉管用钢筋笼一般包括底板、顶板、两个外墙41、两个外墙41之间的中墙43、以及中墙与外墙之间的行走通道42,其中,中墙43的内部中空。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外胎架为分别设于钢筋笼两侧的两组,每组外胎架分别包括第一支撑架21和第一固定台架22,可第一支撑架21的底部固定在地面上,第一固定台架22竖直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1上,第一固定台架22与钢筋笼的外墙41绑扎固定。第一支撑架21为采用多根钢筋构成的钢结构,其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行走机构24,该行走机构24可在第一支撑架21的高度方向上设置多个,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底板和外墙的绑扎操作。行走机构24可为移动滚轴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5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