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快速更换泵包组件的粘合剂熔化器和相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359.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P·甘策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6/00 | 分类号: | B01J6/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梁晓广;关兆辉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快速 更换 组件 粘合剂 熔化 相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与粘合剂分配系统一起使用的粘合剂熔化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与粘合剂熔化器一起使用的泵包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供给加热的粘合剂的常规的分配系统(即热熔融粘合剂分配系统)一般地包括:构造为接收固体或半固体形式的粘合剂且将其加热和/或熔融的熔化器,与熔化器连通的用于驱动和控制加热的粘合剂离开熔化器的分配的泵,和一个或多个接收来自泵的加热的粘合剂的粘合剂分配装置(例如,枪或模块)。一个或多个软管或歧管也可包括在分配系统内,以将加热的粘合剂在熔化器、泵和分配装置之间引导。与常规的分配系统一起使用的一种特别的熔化器类型是箱熔化器,所述箱熔化器包括相对大的用于存储熔融的粘合剂的箱,所述粘合剂通过分配装置按需提供。箱将熔融的粘合剂提供到邻近箱布置的歧管内,且泵一般地连接到此歧管,以控制粘合剂在紧靠箱下游处的位置处的流动。为允许泵的维护(如果此维护变得必须),将泵典型地直接以螺栓紧固件或类似的方法连接到歧管的壁。
在其中泵被机械促动的实施例中,类似于齿轮泵的情况,马达必须在操作上联接到泵以用于驱动泵。马达应被屏蔽以不受由熔融的粘合剂施加到泵的热能的影响。结果,马达分开地连接到熔化器的框架,且驱动联接件定位在马达和泵之间,以将马达的驱动旋转提供到泵。除作为马达和泵之间的热屏障之外,驱动联接件设计为补偿马达和泵的轴不对准。此驱动联接件必须可修正由于公差以及马达和泵的分开安装所导致的垂直度误差,以及可修正轴向和角度不对准。因此,必须与泵和马达一起使用的驱动联接件对于正确的安装是昂贵且复杂的。
在粘合剂分配系统运行期间,如果在泵内检测到缺陷,则维护人员必须将驱动联接件拆卸,且将马达从熔化器框架移除,然后可在泵上进行工作。然后,在泵被修好或更换之后,必须再次重复马达和驱动联接件的复杂的安装和调整,然后可运行粘合剂分配系统。这些拆卸和组装步骤的每个对于维修或替换泵的停机时间增加了明显的时间。此外,驱动联接件的组装必须小心地完成,以避免用于调整马达和泵之间的对准的另外的停机时间。整体上,泵的常规维修可能导致例如一小时的停机时间。在一定的分配领域中,例如其中粘合剂分配系统产生高达每分钟10000美元的产品价值的无纺布制品制造,明显的用于维护的停机时间可能在财务上是可观的。因此,任何不必须的粘合剂分配系统的停机时间都应被最小化或消除。
为此原因,希望具有用于将泵、马达和驱动联接件安装到分配系统的粘合剂熔化器的改进的组件和过程。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在粘合剂分配系统中的粘合剂熔化器包括带有弹簧加载的支承件的粘合剂支承框架。粘合剂熔化器还包括定位在熔化器支承框架上的熔化器箱和歧管,所述歧管构造为从熔化器箱接收熔融的粘合剂。泵包组件还包括在熔化器内,所述泵包组件具有刚性框架、泵、马达和驱动联接件。刚性框架包括基部、泵支承构件、后支承构件和连接到歧管的至少一个紧固件。泵支承构件和后支承构件联接到刚性框架的基部。泵联接到泵支承构件,且马达连接到后支承构件。驱动联接件在操作上将泵连接到马达。通过将刚性框架定位在弹簧加载的支承件上,泵包组件整体作为单元安装在熔化器支承框架上,泵支承构件与歧管流体密封接合地定位而容许熔融的粘合剂在泵和歧管之间流动。弹簧加载的支承件辅助在基部处弹性地支撑作为悬臂载荷的泵包组件。因此,当要求维护时,泵和马达可作为单元快速地连接和分离,而不明显地影响粘合剂分配系统的运行时间。
弹簧加载的支承件支撑由泵包组件限定的悬臂载荷的大部分,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紧固件不被悬臂载荷损坏。紧固件可以是将泵包组件机械地固定到熔化器支持构件的唯一的件,使得泵包组件的移除可通过仅松开该紧固件且将刚性框架抬离弹簧加载的支承件来实现。熔化器和泵包组件也可包括快速更换插座和相应的快速更换插头,以用于向泵和马达提供电力和控制信号。手柄也可提供在刚性框架上,以帮助操作者将泵包组件移动为与弹簧加载的支承件接合和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信公司,未经诺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