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容器、容器的注塑成型方法及容器的注塑成型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166.0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仲野克德;白崎修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哈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注塑 成型 方法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容器的注塑成型方法及容器的注塑成型用模具。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容器是广口的,在容器主体的内侧有倒扣(日文: アンダーカット)。本发明的注塑成型方法及注塑成型用模具用于这样 的容器的制造。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用于充填例如奶油状的化妆材料的、化妆品用的容器, 已知广口的容器。广口的容器,主要由容器主体、密封垫片及盖部构成。
盖部被安装在容器主体的颈部。还已知使容器主体和盖部的外径大 致相同的容器。这样的容器的容器主体,在筒部和颈部的外径设有差异。 如在容器主体的筒部和颈部的外径设置差异,则在容器主体的外周面, 形成外径从颈部向筒部变化的部分(肩部)。
在形成有肩部的容器中,存在肩部的内周面有倒扣的类型和没有倒 扣的类型。肩部的内周面没有倒扣的类型,虽然筒部与颈部相比外径大, 但内径从筒部至颈部是固定不变的。此类型,因为没有倒扣,所以,在 由注塑成型手段成型的情况下容易进行模具的拔模。然而,容器主体的 筒部的壁厚与颈部的壁厚相比变厚,树脂的使用量变多。另外,因为是 厚壁,所以,注塑成型时树脂难以冷却固化,注塑成型费时间。因此, 存在制造成本高而难以以低成本提供容器的问题。
另一方面,肩部的内周面有倒扣的类型,倒扣的深度越大,则能够 将容器主体的筒部的壁厚形成得越薄,能够减少树脂的使用量。另外, 如壁厚薄,则注塑成型时树脂容易冷却固化,能够缩短注塑成型的时间。 因此,对制造成本进行抑制、以低成本提供容器成为可能。然而,因为 有倒扣,所以,在通过注塑成型进行成型的情况下模具的拔模变得困难。 作为由注塑成型手段制造有倒扣的、广口的容器的技术,已知例如专利 文献1、2。
在专利文献1、2的注塑成型技术中,模具的拔模通过所谓的强制拔 模进行。具体地说,在向注塑成型用模具的型腔内注入了树脂后,在树 脂冷却固化之前进行开模,从作为成型体的容器主体的颈部的开口部拉 拔与开口部的内径相比更大的模具进行拔模。通过此强制拔模进行的拔 模,存在以下那样的问题。
首先,强制拔模因为是在树脂完全冷却固化之前使开口部变形来进 行模具的拔模的,所以,难以获得忠实地再现了模具的成型面的形状的 成形品。特别是,因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尺寸精度变低,所以,在安 装了盖部的状态下的气密性低。例如,用于化妆材料的充填的容器,在 将盖部安装在了容器主体上的状态下,要求高的气密性。这是为了在以 充填了化妆材料的状态放置在了室内的高温的环境下的情况下也能防止 由内装物、内部气体的膨胀导致的内装物、内部气体的泄漏。然而,如 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尺寸精度低,则即使采用密封垫片,也对于各产品 在气密性产生偏差。因此,如通过强制拔模进行容器主体的拔模,则难 以满足被要求的气密性。
另外,强制拔模,如将倒扣做成深的台阶状,则模具的拔模变得困 难,所以,需要倒扣由浅而平滑的曲面形成,使得拔模容易。因为倒扣 的深度、形状的限制,有时不能将容器主体的筒部的壁厚形成得充分薄, 在肩部的内周面形成多余的壁厚部分。因此,不能削减树脂的使用量, 难以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并且,强制拔模,因为是在树脂完全冷却固化之前使开口部变形, 进行模具的拔模,所以,必须按照精确目标管理树脂的温度、拔模的时 机这些的多个的成型条件。如脱离了成型条件,则发生不合格品。然而, 因为难以按照精确目标管理多个的成型条件,怎么做不合格率都变高, 所以,难以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即,作为通过注塑成型来成型在容器主体的内侧有倒扣的、广口的 容器的技术,过去,已知通过强制拔模进行拔模的技术,但在强制拔模 中难以满足容器要求的气密性。另外,在强制拔模中,也难以以低成本 制造容器。
另外,作为注塑成型有倒扣的、广口的容器的技术,还已知使用所 谓的伸缩芯的注塑成型技术。伸缩芯,是通过将中心销拔出,被等分割 了的芯向内侧缩径的模具。如使用伸缩芯,则能够在拔模时使模具缩径, 所以,不强制拔模就能对模具进行拔模。然而,如使用伸缩芯,则有在 容器主体上在与伸缩芯的分割面对应的位置形成分型线的问题。如在容 器主体的颈部的开口部,特别是在开口部的端部形成分型线,则因为分 型线的微小的凹凸,密封垫片、盖部的接触压力变得不均匀,气密性下 降,存在内装物、内部气体从接触压力变低了的部位漏出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55020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哈达,未经株式会社哈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