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运动轨迹分析的居家养老安防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2136.X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凡;林格;刘晓亮;陈正梁;李睿宇;李熹;李清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中大电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6 | 分类号: | G08B13/196;G08B21/04;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运动 轨迹 分析 居家 养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居家养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体运动轨迹分析的居家养老安防系统。
背景技术
无论哪个时代,入室盗窃一直是居家安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何能有效防止深夜,或无人居住时的入室盗窃,成为了安防的重中之重。随着如今社会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安防问题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今的居家安防系统,除了防盗网,防盗门等大多数都是以小区为单位,通过以视频监控为辅助手段,以人力监控为主要手段的安防系统。即在小区的出入口和重要地区安装摄像头,然后通过安保人员进行监控的手段。我们通过现场调研,采访商家了解到,如今的摄像头安保系统,主打的优势是高清,通过高清的摄像头来提高系统的效率。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安保人员长期集中注意力,而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的信息过剩的问题,解决现有视频监控系统支持行为分析、提取更直接有效的数据信息。本发明通过在视频监控系统中,提供智能行为分析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来实现更好的居家安全的防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运动轨迹分析的居家养老安防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摄像模块,用于将所采集的元视频信号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智能分析模块和记录登记模块;
传输模块,用于连接和传输各种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具有高带宽抗干扰等基本的功能;
控制模块,包括云台和主控制中心,包括接收智能分析模块产生的控制信号和人工控制信号,并且通过传输模块,对摄像模块中的设备进行实时控制;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智能分析模块处理之后的各种信息;
记录登记模块,包括嵌入式NVR,各种高清储存产品,持久地记录储存采集的视频信号和分析信息;
智能分析模块,分析处理由摄像模块提供的高清元视频信号,对于视频内的异常运动轨迹进行预警和提醒,并产生的控制信号和分析数据分别传输给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利用背景减除、时间差分对视频中的居家老人进行提取,在连续的图像帧之间基于纹理、色彩、形状、位置、速度等进行对应匹配,可以提取出出各个居家老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连续图像,对各个居家老人的连续图像进行处理,利用基于模型的跟踪,可以得出在连续图像中,居家老人的运动轨迹序列。
所述智能分析模块对运动序列中的起始坐标、在敏感地区所占时间的百分比和与原有常见轨迹的相似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得出综合可疑程度,从而达到对运动轨迹的分析。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以通过人的运动轨迹的分析比对,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运动轨迹的捕捉和记录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广泛运用到数码相机,摄像头等电子器械当中。即通过记录出现在家中环境所有人的运动轨迹等信息,再通过与一些存储数据的比对,来分析此人是否异常,进而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人体运动轨迹分析的居家养老安防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体运动轨迹分析的居家安防系统,与以往的安防监控系统不同的是,该方法针对视频信号中的人体的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对轨迹中可能出现的异常行为和异常动作进行预警。这可以在原有视频信息的基础上,处理并产生更多有效、有价值的信息。
本发明的重点在于:对一个已知的室内的人体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并辨别出该运动轨迹是否为异常的运动轨迹,即是否可能存在异常行为和异常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中大电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广州中大数字家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广州中大电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1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