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无银铜钎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0662.2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1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田攀;田海红;王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马娟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银铜钎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钎焊钎料,尤其是一种新型无银铜钎料。
背景技术
铜硬钎焊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生产用于客车、卡车和工程机械的散热器、暖风机、机油冷却器、中冷器、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尤其是近几年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会使整个汽车冷却系统发生变化,对热交换器的耐高温性能、散热性能和强度的要求也随之大幅提高,运用铜硬针焊技术生产制造的紫铜/黄铜热交换器此时便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于是铜基硬钎料便成为铜硬钎焊不可或缺的钎焊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无银铜钎料,它熔化温度较低,润湿性能较好,流动性好,是一种理想的铜基硬钎焊钎料,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无银铜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银铜钎料组成成分包括:Cu、Sn、P、Zn,其各组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单位:wt%)依次为:Sn 4.5-5.5,P 5.5-7.0,Zn 2.0-3.0,Cu 余量;所述钎料熔化温度为600~660℃,属铜硬钎焊用低温硬钎料;所述Sn能降低Cu的熔点,提高钎料的流动性;所述Zn会在晶粒的边缘形成固溶体,形成钎料与母材之间的固溶结合,从而提高钎料与铜的作用能力,降低钎料熔点;所述P会与Cu固溶结合,提高焊缝的强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它熔化温度低,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润湿和铺展性能,力学性能也较好,质量可靠,价格也不高,焊缝细、牢固,配合银钎剂可以钎焊铜、青铜及低锌黄铜等大多数铜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新型无银铜钎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新型无银铜钎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银铜钎料组成成分包括:Cu、Sn、P、Zn,其各组合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单位:wt%)依次为:Sn 4.5-5.5,P 5.5-7.0,Zn 2.0-3.0,Cu 余量;所述钎料熔化温度为600~660℃,属铜硬钎焊用低温硬钎料;所述Sn能降低Cu的熔点,提高钎料的流动性;所述Zn会在晶粒的边缘形成固溶体,形成钎料与母材之间的固溶结合,从而提高钎料与铜的作用能力,降低钎料熔点;所述P会与Cu固溶结合,提高焊缝的强度。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未经青岛蓝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