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的制备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28286.3 申请日: 2013-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3609751A 公开(公告)日: 2014-03-05
发明(设计)人: 李育材;祖元刚;王洪政;赵修华;祖述冲;王化;孟庆焕;张军;钟晨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
主分类号: A23D9/04 分类号: A23D9/04;A23D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4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溶性 牡丹 籽油粉体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籽油深加工产品制备工艺。

技术背景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属毛莨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河南洛阳、山东荷泽、安徽铜陵、陕西汉中、河北柏山、四川、甘肃、浙江等地,据统计,我国牡丹的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牡丹籽年产量3万吨左右。

牡丹籽油在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牡丹籽出油率25%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牡丹种子油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亚麻酸和亚油酸,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42.34%,为人体必需脂肪酸,对增强智力,保护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牡丹籽油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目前,食用牡丹籽油在市场上一般以液体油形态的产品出现,另外有少量制成软胶囊的形式直接口服使用。这两种食用形式都存在携带不方便、产品难以长期保存、应用范围比较狭窄等问题。液体状态的牡丹籽油因为α-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对O2、紫外线、高温和金属离子等都十分敏感,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易氧化酸败,造成油脂品质下降,通常需要避光、低温保藏;而软胶囊形式的产品虽然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但只能直接口服,不利于作为一种营养食品与其他食品混合使用,应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而且对温度比较敏感,当温度在40℃附近时便会出现漏油现象,不能很好地保证品质。将牡丹籽油制成有壁材包裹的水溶性粉体形式,既可以满足其不被氧化,又方便添加到其他食品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的制备工艺,首先将壁材、乳化剂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充分后,在30-90℃温度下缓缓加入与壁材比例为1:10-5:10的牡丹籽油进行包埋,充分混溶后,在压力100-1000bar条件下均质乳化,乳化液应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得到牡丹籽油粉体制品。

采用本发明生产得到的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易于保存;加入饮用水后可形成分散良好、稳定的乳状体系,食用方便,可作为咖啡等饮品的伴侣使用,不含反式脂肪酸,安全营养。

具体实施例

(1)将0.9kg麦芽糊精和0.1kg阿拉伯胶混合后加入5L蒸馏水50℃下溶解,得到壁材溶液;

(2)在50℃恒温条件下,向壁材溶液中缓缓加入牡丹籽油0.2kg进行包埋;充分混溶后,在于均质机压力600bar下进一步均质乳化,循环5次,得到牡丹籽油乳液。

(3)该乳液的粒径经激光粒度仪检测为369.9±27.1nm,离心稳定性0.64。

(4)乳化液控制流量以20ml/min的速率喷雾干燥,控制干燥设备入口和出口的空气温度分别为170和90℃,收集得到白色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945g,检测包埋率为90.2%。

(5)制备的牡丹籽油粉体经室温纯净水复溶,得到稳定乳白色液体,粒径546.7±41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未经东北林业大学;祖元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