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6518.1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蔡静;刘勉;周建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专用 小车 托盘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盘,具体地说,是一种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超重、超宽、超长的包装物(如打包好的钢结构)装入集装箱,传统方法是在集装箱内全部地板上抹上黄油或洗衣粉等润滑材料,以减少包装物推入集装箱时的阻力,再在集装箱门口处垫上枕木,用叉车将包装物的前端放于枕木上,然后用叉车将包装物推入集装箱内。
采用这种方法装箱存在下述缺点:
1、在集装箱地板上抹上黄油或洗衣粉等润滑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在一些国家是明令禁止的,并且在集装箱运抵目的地,还箱时还需由掏箱工人清理这些润滑剂,增加了还箱时的人工成本。
2、叉车推包装物进集装箱时,可能包装物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左右不均衡,导致包装物与集装箱侧壁相碰而损坏侧壁或包装物;另一种情况是包装物与地面摩擦过大,强力推入也易损坏地板,且需要更大的叉车才能完成工作。
因此已知的大型包装物装入集装箱的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型包装物装入集装箱时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型包装物装入集装箱时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的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包括滚轮支座,滚轮和拉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轮支座为设有三纵三横格栅的格栅式钢结构,三横向格栅下方分别设置滚轮轴,滚轮轴穿过支座两侧壁,滚轮轴两端设有丝口,且用紧固螺栓将滚轮轴固定在支座上;滚轮支座的顶部固焊支座顶板;
所述滚轮穿入滚轮轴中,每一滚轮轴并排设置三个滚轮,各滚轮均容置于各自的格栅中;
所述拉环为两钢环,分别固焊于滚轮支座的前后两端,在钢环中穿牵引钢丝绳。
本发明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其中所述滚轮支座尺寸为长51cm,宽33.2cm,高8.8cm。
前述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其中所述滚轮轴为直径24mm圆钢。
前述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其中所述滚轮直径10cm,长8cm的钢滚轮。
一种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先在集装箱里面的前端放一枕木,枕木高度要高于小车式托盘高度,在集装箱入口处放入一组2个小车式托盘,用吊车吊起包装物,并将包装物前端送入集装箱搁置于小车式托盘上,托盘的前进方向与包装物前进方向一致,在托盘尾部拉环系上牵引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手拉葫芦相连,将包装物尾部吊放搁置于临时支撑平台上,再吊车的吊点移至包装物尾部;
b、集卡车向后缓缓倒车,包装物慢慢进入集装箱;
c、在包装物和集装箱尾部放入另一组2个小车式托盘,用叉车将包装物完全顶入集装箱内部;
d、用叉车抬高包装物尾部,包装物前端搁在头部预先放置的枕木上,将前后小车式托盘依次取出,如果取出困难,可通过手拉葫芦来将小车式托盘拉出;
e、在包装物下面垫上足够的枕木,降下叉车的铲刀,放下包装物,完成装箱作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集装箱专用小车式托盘及其使用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小车式托盘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2、小车式托盘使用轻巧灵活,减小集装箱的装箱时间;
3、避免集装箱地板及侧壁损坏,大大减少集装箱的后期修理费用;
4、小车式托盘制作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小车式托盘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物开始吊入集装箱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包装物进入集装箱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叉车将包装物完全顶入集装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叉车抬高包装物并取出小车式托盘示意图;
图中:1滚轮支座,2滚轮,3拉环,4支座顶板,5滚轮轴承,6紧固螺母,7平垫片,8枕木,9集装箱,10包装物,11吊车,12临时支撑平台,13手拉葫芦,14小车式托盘,15叉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I膜的自动切断机
- 下一篇:铸件取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