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1359.6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大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奥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18 | 分类号: | A61L15/18;A61L15/4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40;B32B9/02;B32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无纺布 胶带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纺布胶带通常为单层或双层面料布,抗菌性能有限。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用胶带长时间固定的场合,细菌容易在胶带内滋生或是直接透过胶带进入伤口,引起感染。现行的抗菌粘胶的制备成本过高,抗菌时效过短,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无纺布胶带的基层中增设了抗菌纤维层,该纤维层可有效阻隔外部细菌侵入伤口,降低伤口感染几率,且胶带抗菌时效持久,实用性能突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压力为2-3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0.03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以140-15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3-4分钟升温至100-110℃,制得粘胶层。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无纺布胶带的基层中增设了抗菌纤维层,该纤维层可有效阻隔外部细菌侵入伤口,降低伤口感染几率,且胶带抗菌时效持久,实用性能突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压力为2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2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以14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3分钟升温至100℃,制得粘胶层。
实施例2
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层;
4)基层采用热压定型处理进行复合,加热温度控制在165℃,压力为3MPa;
5)在基层表面涂覆厚度为0.03mm改性的氯化橡胶;
6)将配制的粘胶层原料送入螺杆挤出机,温度控制在在65℃;以150r/min的挤出速度均匀涂布在基层表面;4分钟升温至110℃,制得粘胶层。
实施例3
一种抗菌无纺布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涤纶和粘胶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上、下两层面料布,基层中的上层、下层面料布为无纺布,其纤维条通过机械成网后,采用水刺或针刺工艺进行加固;
2)取涤纶、氨纶和竹炭纤维制备基层中的中间层面料布,中间层面料布为机织物,经纱为双股涤纶纤维条,纬纱为氨纶和竹炭纤维的混纺纤维条,经纬纱股数比为2:3;
3)取N-正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十二烷基硫醇和乙醇制备粘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奥森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奥森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1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