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0444.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2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尹韶文;孙嘉品;杨荣春;王建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2 | 分类号: | H02J3/4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流 实现 并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集中式大电网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一些不足,如运行成本高、难以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而微电网可以很好弥补大电网的不足。随着我国加强智能电网进入全面建设的阶段,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微电网,也将在示范工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新能源接纳、居民智能用电等方面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微电网是由电源、换流设备、控制设备和负荷共同组成的系统,是一个能够自我监控、运行、保护的独立系统。微电网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即离网运行)。
所以根据需要,微电网中的换流器可以分别运行在并网和离网模式下。为了保证负荷的正常运行,换流器在进行并离网切换时,需要保证输出电压的平顺。虽然现有技术中单台的换流器从离网切换至并网时受到电流和电压的冲击较小,但是,微电网通常需要多个储能电池组及多个换流器并联以给负载供电。然而,现有技术中,包含有多台并联的换流器的微电网从离网切换至并网时,通常受到电流和电压的冲击较大,以致多台并联的换流器难以平顺的从离网切换至并网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所谓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多台换流器并联时难以实现平顺的从离网切换至并网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以使多台并联的换流器能平顺的从离网切换至并网,进而减少微电网受到电压及电流的冲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用于将多台并联的换流器从并网状态切换至离网状态,其依次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控制器检测及判断电网是否恢复,若是,则执行步骤S20,若否,则返回步骤S10;
S20、控制器检测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
S30、控制器调节其参考相位,以使控制器调节后的参考相位与所述电网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同步,且控制器在第一预定周期内根据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向所有换流器发送电压相位修正指令,所有换流器根据所述电压相位修正指令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以使各换流器在第二预定周期内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均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
S40、控制器吸合并离网开关。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所述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是由换流器改变其自身输出电压的频率来实现。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在步骤S40后还包括步骤S50: 控制器根据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计算出所有换流器的平均输出功率、并将所述平均输出功率发送至各台换流器。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在步骤S50之后还包括:每台换流器根据自身的当前输出功率及平均输出功率的差值来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以使每台换流器的最终输出功率与所述平均输出功率一致。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每台换流器的当前输出功率由每台换流器自己检测计算并将计算的当前输出功率上传至控制器。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每台换流器自己调节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来调整各自的最终输出功率。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当在并离网开关与电网之间增加电压采集器且电压采集器采集到电网输出电压的幅值为220V且电网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则判断电网恢复。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在步骤S30里,控制器控制所有的换流器同时进行所述调节各自输出电压的相位。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在步骤S30里,当某台换流器实现输出电压的相位与所述调节后的参考相位同步时,该换流器向控制器发送相位同步成功标志。
在上述多台换流器从离网实现并网的方法中,所述离网切换成功标志和所述相位同步成功标志可通过光电信号或报文形式发送至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0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射频两用可充电电池
- 下一篇:一种采用集中管理模式的光电转换控制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