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豆缓释肥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03930.1 | 申请日: | 2013-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家院蔬菜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2 | 分类号: | C05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豆 缓释肥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豆缓释肥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土豆的种植历史较为悠久,但用传统的种植技术栽种出来的土豆产量平均每亩在3000公斤左右,加之用现有种植方法栽种的土豆存在病虫害多、质量不佳等问题,致使土豆产量难于得到新的突破,此外,由于种薯、化肥、农药投入较大,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还使土壤恶化,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因此,探索新的土豆种植技术,已成为当今非常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大批量的种植栽培土豆,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豆缓释肥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种植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土豆缓释肥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备料:纳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硝酸钾,冬青油,羟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钙,磷矿粉,磷酸钙,石蜡;
B、调配纳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的混合比例,二者的重量比例为0.1:1-2
C、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在380-420℃下煅烧4-4.5小时,再加入相当于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重量4-4.5倍的水中,加入石蜡、硝酸钾,冬青油,羟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钙,磷矿粉,磷酸钙,高速1200-1500转/分搅拌,得到分散液;
D、将分散液喷洒在尿素颗粒外,烘干;
E、在颗粒外再喷雾拟除虫菊酯合剂,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喷。
土豆缓释肥,其中,包括重量单位的组分:
纳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40-50份,钠米碳与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为0.1:1-2;硝酸钾10-20份,冬青油4-4.5份,羟甲基纤维素3-4份,氢氧化钙3-6份,磷矿粉3-6份,磷酸钙3-5份,石蜡4-6份。
或者,包括重量单位的组分:
纳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40-45份,钠米碳与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为0.1:1-1.5;硝酸钾10-15份,冬青油4-4.5份,羟甲基纤维素3-3.5份,氢氧化钙3-4份,磷矿粉3-4份,磷酸钙3-4份,石蜡4-4.5份。
制备时: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在380-420℃下煅烧4-4.5小时,再加入相当于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重量4-4.5倍的水中,加入石蜡、硝酸钾,冬青油,羟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钙,磷矿粉,磷酸钙,高速1200-1500转/分搅拌,得到分散液;
将分散液喷洒在尿素颗粒外,烘干;
在颗粒外再喷雾拟除虫菊酯合剂,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喷。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种植方法简单,具有成本低,产量高,管理方便等优点,适合大规模栽培。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土豆缓释肥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重量单位的组分:
纳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40份,钠米碳与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为0.1:2;硝酸钾10份,冬青油4份,羟甲基纤维素3-份,氢氧化钙3份,磷矿粉3份,磷酸钙3份,石蜡4份。
制备时: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在380-420℃下煅烧4-4.5小时,再加入相当于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重量4-4.5倍的水中,加入石蜡、硝酸钾,冬青油,羟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钙,磷矿粉,磷酸钙,高速1200-1500转/分搅拌,得到分散液;
将分散液喷洒在尿素颗粒外,烘干;
在颗粒外再喷雾拟除虫菊酯合剂,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喷。
例2
纳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45份,钠米碳与石粉,二者的重量比例为0.1:1.5;硝酸钾15份,冬青油4.5份,羟甲基纤维素3.5份,氢氧化钙4份,磷矿粉4份,磷酸钙4份,石蜡5份。
制备时: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在380-420℃下煅烧4-4.5小时,再加入相当于米碳和石粉的混合物重量4-4.5倍的水中,加入石蜡、硝酸钾,冬青油,羟甲基纤维素,氢氧化钙,磷矿粉,磷酸钙,高速1200-1500转/分搅拌,得到分散液;
将分散液喷洒在尿素颗粒外,烘干;
在颗粒外再喷雾拟除虫菊酯合剂,然后烘干,也可以不喷。
本发明栽培,土豆产量达到4000公斤/亩,比常规生产产量提高40%以上。病虫害也大大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家院蔬菜专业合作社,未经青岛农家院蔬菜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9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