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射座椅弹射离机信号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3514.1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8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絮;李国栋;关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25/10 | 分类号: | B64D2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射 座椅 信号 采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防护救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弹射座椅弹射离机信号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现役战斗机配备的弹射座椅大多不具备采集座椅向上弹射的离机信号的功能,如果在航空事故中,出现飞行员没有弹射出舱的情况,则无法准确判断出这种情况是否由弹射座椅没有向上启动弹射离机所致,因此会对事故分析及系统可靠性验证造成很大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弹射座椅采集弹射离机信号,对弹射座椅工作情况进行判断及飞行事故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射座椅弹射离机信号采集方法,本方法所用的系统包括第一连接模块1、第二连接模块2、飞机飞参系统3、机壳地4以及弹射座椅5,其中,第一连接模块1与弹射座椅5连接,在飞机机体上设置与第一连接模块1配套连接的第二连接模块2,第二连接模块2与飞机飞参系统3、机壳地4连接。
当座椅正常未弹射工作时,飞机飞参系统3记录的是从机壳地4输入的地信号,当座椅弹射离机向上运动一定距离时,第一连接模块1与第二连接模块2分离,机壳地4输入的地信号断开,飞参系统记录开路信号,即座椅弹射离机信号。接口关系见图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在弹射座椅工作过程中采集弹射离机信号,在飞机上可将此信号输入至飞参系统进行记录,可得知应急情况下座椅是否启动弹射离机,对弹射座椅工作情况判断及飞行事故分析提供有力证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用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弹射座椅弹射离机信号采集方法,本方法所用的系统包括第一连接模块1、第二连接模块2、飞机飞参系统3、机壳地4以及弹射座椅5,其中,第一连接模块1与弹射座椅5连接,在飞机机体上设置与第一连接模块1配套连接的第二连接模块2,第二连接模块2与飞机飞参系统3、机壳地4连接。
当座椅未弹射时,飞机飞参系统3记录的是从机壳地4输入的地信号,当座椅弹射离机向上运动一定距离时,第一连接模块1与第二连接模块2分离,机壳地4输入的地信号断开,飞参系统记录下开路信号,即座椅弹射离机信号。
本弹射离机信号采集方法应用于某型飞机弹射座椅上,为简化方案、减轻系统重量,可将原弹射座椅5进行改进设计。
第一连接模块1采用电源插座,第二连接模块2采用电源插头。机上电源通过电源插座和电源插头的连接进入弹射座椅5。
弹射座椅5的椅盆升降系统通过电源插座与飞机上的电源插头相连,以对座椅进行供电,应急弹射时,通过一个与座舱地板相连的钢索将电源插头从电源插座上拔掉,从而断开机上电源。
如图2,将座椅上的电源插座和飞机上的电源插头均设置为4芯,按照图2接线方法,地壳地信号依次通过电源插头上的芯A、电源插座上的芯E、弹射座椅、电源插座上的芯F、电源插头上的芯B进入飞机飞参系统。
当座椅弹射离机时,电源插座与电源插头分离,飞参系统原来记录的地信号断开,转变为开路信号,飞参系统记录下该开路信号,即为座椅弹射离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3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射救生预警系统
- 下一篇:用于灵活的乘客供给单元的空气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