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结构铁路桥梁桥面系配套工程的梁端接缝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02611.9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欧阳辉来;许振中;朱小康;易成;赵亮;吴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铁路 桥梁 桥面 配套 工程 端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结构铁路桥梁桥面系配套工程的梁端接缝结构。
背景技术
铁路桥梁工程桥面系配套工程由防护墙、遮板、电缆槽(包括中竖墙和边竖墙、盖板)、栏杆(包括立柱、隔柱和扶手)或声屏障、接触网支柱基础、伸缩缝、桥面防水层和保护层、泄水孔等组成。一般情况下遮板、竖墙、盖板同长度,遮板作为预制构件,在桥位与梁体边竖墙联结为一个整体。当梁端梁缝较小时(例如24m、32m简支梁直线梁缝为10cm),在满足梁体纵向水平变形的条件下可适当调整遮板、竖墙、盖板的预制长度,使梁端缝隙控制在4cm。但对于大跨连续梁接简支梁、连续梁接连续梁、以及其他大跨结构,梁缝值达到20~30cm,如果单纯从美观角度出发,梁端缝隙还按4cm控制,则在某些最不利工况下由于梁体的纵向伸长变形使相邻梁体两端遮板、竖墙顶死,从而对梁体受力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要满足某些最不利工况下梁体纵向伸长变形的要求,则遮板、竖墙、盖板间隙需10~15cm,缝隙过大即影响结构美观,又端头人行道盖板需悬出,存在克服盖板掀翻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结构铁路桥梁桥面系配套工程的梁端接缝结构,解决了桥面系配套工程梁端遮板、竖墙、盖板的缝隙处理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大跨结构铁路桥梁桥面系配套工程的梁端接缝结构,包括相邻的两联梁体,两联梁体的梁端之间设置有纵桥向的梁缝,其特征在于:
每联梁体上方自横向边缘起,依次设置有平行于纵桥向并垂直于梁体的遮板、边竖墙、中竖墙和防护墙;遮板与边竖墙联结为整体;边竖墙与中竖墙、中竖墙与防护墙之间均为电缆槽;
遮板和边竖墙等高,中竖墙高度低于遮板、边竖墙和防护墙;边竖墙和防护墙靠近中竖墙的侧面均设置有与中竖墙等高的台肩,台肩上搭设盖板;
两联梁体上方的边竖墙之间和中竖墙之间均设置有纵桥向的、宽度相同的边墙缝,边墙缝的宽度小于梁缝的宽度;
盖板的纵桥向长度小于边竖墙和中竖墙,相邻盖板之间、边竖墙和中竖墙的纵桥向端部上方设置有梁端盖板,相邻梁端盖板之间纵桥向的盖板缝的宽度与边墙缝的宽度相同,盖板缝上方设置有钢盖板,钢盖板与其中一侧的梁端盖板通过锚固螺栓相固定。
所述梁缝的纵桥向宽度为20~30cm;
所述盖板缝的纵桥向宽度和边墙缝的纵桥向宽度均为10~15cm。
相邻两联梁体上方的遮板之间设置有弹性高分子填充垫。
遮板与边竖墙联结成的整体上方设置有截水沟槽。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涉及的接缝结构,避免了梁端遮板、竖墙、盖板缝隙过小而引起的对梁体受力的不利影响;克服了梁端遮板、竖墙、盖板缝隙过大,而影响梁体美观的问题;并且保证了在某些最不利工况下梁体伸长变形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梁端部遮板、竖墙、盖板横向布置示意图。
图2是梁端部竖墙、盖板缝隙处理示意图。
图3是梁端部钢盖板固定平面示意图。
图4是梁端部遮板缝隙处理示意图。
图中,1-梁体,2-边竖墙,3-盖板,4-梁端盖板,5-钢盖板,6-锚固螺栓, 7-遮板,8-弹性高分子填充垫,9-截水沟槽,10-防护墙,11-中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大跨结构铁路桥梁桥面系配套工程的梁端接缝结构,包括相邻的两联梁体1,两联梁体1的梁端之间设置有纵桥向的梁缝。参见图1,每联梁体1上方自横向边缘起,依次设置有平行于纵桥向并垂直于梁体1的遮板7、边竖墙2、中竖墙11和防护墙10;遮板7与边竖墙2联结为整体;边竖墙2与中竖墙11、中竖墙11与防护墙10之间均为电缆槽。遮板7、边竖墙2和防护墙10等高,中竖墙11高度低于遮板7、边竖墙2和防护墙10;边竖墙2和防护墙10靠近中竖墙11的侧面均设置有与中竖墙11等高的台肩,台肩上搭设盖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02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