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生霉菌处理竹木塑化重组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4927.8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关明杰;雍宬;张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1/04 | 分类号: | B27D1/04;B27M1/08;B27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生 霉菌 处理 塑化 重组 | ||
1.采用自生霉菌处理竹材和速生材制造塑化重组材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将新鲜竹材和速生材碾压成厚度小于2mm的竹束和木束,加工出的竹束和木束的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上;
2)上述竹、木束在培养室中进行霉菌自然培养,湿度90±5%,温度25-35℃,表面霉菌出现2-3天后停止或竹木束绝干最大失重率在8-15%时停止培养;
3)将霉变后的竹束和木束进行0.5-1%碳酸氢钠水洗,然后干燥到含水率12-14%;干燥后的木束,采用固含量33-70%,pH值7-8.7,主分子量为500-850的低分子量酚醛树脂浸胶,竹束采用分子量1500-2800,固含量45-60%的酚醛树脂稀释一倍后浸胶,浸胶后沥干,胶增重量率18-35%;50-80℃温度下干燥至含水率6-14%,用作制品面层的表层竹木束材料的含水率12-16%,用于做芯层材料6-10%;
4)浸胶干燥后竹、木束进行一定比例的层内或层间混合组坯,按板长方向定向或随机铺装压制成板;
5)将上述铺装成型的板坯在140-150℃,压力8.0-20MPa,时间,1.1-1.8min/mm参数下,热压制板或采用冷压热固化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中1)所述的竹束是经过加工制成薄长形、横向分开不断的竹束片或是较窄的单根竹束,宽度应为厚度的4倍以上,且厚度小于2mm;弦向碾压制成的竹束需去青去黄,径向碾压制成的竹束,不去青去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2)所述,竹束和木束采用自生霉菌培养,木束用材选用易于霉变的速生材;耐腐性好的的速生杉木不需霉菌培养,可直接与霉变处理后的竹束混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霉变处理后竹束和木束采用0.5-1%碳酸氢钠水溶液清洗,根据霉菌生长密度或表面霉变率来调整,生长密度大于或者霉变率高于50%则需相应提高碳酸氢钠水溶液浓度,反之则降低碳酸氢钠水溶液浓度或者直接水洗。
5.根据权利要求1中4)所述,清洗干燥后的竹束和木束,染色或不染色后再分别浸胶,以增加材料的美观性;组坯时按重量比竹束∶木束=1∶4-4∶1,采用竹束为上下表层,木束为芯层的三层定向结构或竹束和木束直接混合后组坯成混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中5),热压后段降至40℃后取出成板;冷压固化,将浸胶后的竹束和木束干燥到150℃,在树脂固化前立即转入冷压机,在8.0-10.0MPa压力下,压入成型模具保压,固定加热到树脂固化,压模冷却后取出成品,成品需养生7天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的采用自生霉菌处理竹材和速生材制造塑化重组材的方法生产的竹木塑化重组材,其特征在于:以厚度小于2mm的竹束和木束为构成单元,经过自生霉菌处理后,木束浸渍500-850低分子量酚醛树脂,竹束浸渍1500-2800较高分子量的酚醛树脂胶,干燥铺装压制而成。其铺装结构包括以下五种类型,1)竹束为上下面层,木束为芯层的三层平行定向结构;2)竹束上下面层,芯层为竹木束混合定向的三层平行向结构;3)木束为上下面层,竹束为芯层的三层平行定向结构;4)木束为上下面层,芯层为竹木束混合定向的三层平行向结构;5)竹束和木束混合后,平行定向或随机铺装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92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组装法制备分子印迹聚苯胺纳米复合物
- 下一篇:一种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