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4366.1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庞雄奇;郭继刚;姜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致密 砂岩 气藏含气 范围 测量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领域的一种技术方法,具体而言是利用烃源岩向致密储层中的供烃量和致密储层中天然气的散失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的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致密砂岩气是指是孔隙度<10%、原地渗透率<0.1×10-3μm2或空气渗透率<1.0×10-3μm2、孔喉半径<1μm、含气饱和度<60%的砂岩中储集的天然气,一般无自然工业产量,但在采取一定经济条件和技术措施后,可以获得工业天然气产量。
致密砂岩气藏按照其储集层特征、储量大小及所处区域构造位置高低,可以分为两类: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和圈闭型致密砂岩气藏。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通常位于构造的低部位,圈闭界限模糊不清,储集层展布广,往往气水分布倒置或无统一气水界面,储量很大,储量丰度相对较低,储源一体或近源。
国内外专家对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研究很多,但是,涉及到定量预测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方法并不多,主要有统计法,资源空间分布预测法和盆地模拟法。另外,还有学者从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机理角度出发,基于成藏过程中的动力平衡原理对连续型致密砂岩气的最大可能成藏范围进行了预测。
发明内容
上述方法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关于统计法,需要大量的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实际地质资料,只能在较为成熟的探区应用;关于盆地模拟的方法,所需众多计算参数的获取需要借助模拟实验或人为标定,导致误差增大,可信度降低;关于基于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中的动力平衡原理进行预测的方法,可以预测成藏的最大范围,是一种最大分布的可能性,而不能确定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实际的含气范围。
本发明基于物质平衡原理,利用烃源岩向致密储层中的供烃量和致密储层中天然气的散失量的大小关系建立了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烃源岩供排气量;分别建立盖层处溢出气量、气水界面处扩散气量、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圈闭气量、圈闭溢出气量与含气范围的对应关系式;根据所述烃源岩供排气量与盖层处溢出气量、气水界面处扩散气量、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圈闭气量及圈闭溢出气量的关系,利用所述对应关系式建立计算所述含气范围的计算方程;根据所述计算方程迭代计算得到所述含气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烃源岩供排气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烃源岩供排气量;气量与含气范围对应关系建立模块,用于分别建立盖层处溢出气量、气水界面处扩散气量、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圈闭气量、圈闭溢出气量与含气范围的对应关系式;含气范围计算方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烃源岩供排气量与盖层处溢出气量、气水界面处扩散气量、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圈闭气量及圈闭溢出气量的关系,利用所述对应关系式建立计算所述含气范围的计算方程;含气范围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方程迭代计算得到所述含气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利用物质平衡原理,进行含气范围的评价,解决了含油气盆地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实际分布范围预测难的问题,为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油气勘探的风险,提高了油气钻探的成功率,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所示为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模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含气范围测量流程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含气范围测量系统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现今库车坳陷东部地区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图1所示为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的概念模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提出了一种连续型致密砂岩气藏含气范围的测量方法及系统。如图1所示:烃源岩排入连续型致密砂岩气圈闭中的天然气,在排驱致密储层中的孔隙水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天然气沿着气水界面和盖层向外逸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3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测催化剂上焦炭氢碳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