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3179.1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璞;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刘国智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农业 大棚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温室大棚面积世界第一,除非中小公棚等简易设备外,塑料大棚的占据温室大棚的绝大部分,温室通过设计屋顶倾角考虑到太阳入射角,可以极大的应用太阳光能对温室进行加热,保障大棚内部的农作物正常生长,也为北方冬季吃到新鲜的蔬菜作为贡献。我国现在绝大部分大棚的管理是人工操作,这种方式既费时又费力,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大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光伏发电为农业大棚提供电能,节约了能源,农业大棚中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对农作物具有很大的影响,适合的大棚环境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生长效率。由于农业大棚占地面积广,较为分散,难于对农业大棚进行集中控制,使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提高农业大棚的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监控系统,能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光伏农业大棚的远程实时监控,使作物获得最适宜的生产条件,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监控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路由设备、无线网络、网关和运营支撑平台依次连接。
所述前端采集系统由传感器和信号发送器组成,信号发送器与路由设备相连接。
所述运营支撑平台设有网络通信端口,可以向手机用户发送信息。
由于本发明采用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农业生产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光伏农业大棚的远程实时监控,通过重要生产指数的短信告警,及时的告知棚主,能使作物获得最适宜的生产条件,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就能远程控制大棚内的卷帘机、排风机、水阀的开关,系统还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控制逻辑,根据大棚管家监测到的大棚内外的实际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卷帘机、排风机、水阀等大棚机电设备,能够极大的减少人工成本支出,提高生产率,为集约化生产奠定基础。该系统非常贴近菜农的实际需求,解决了蔬菜疾病诊断不及时、不全面等弊端,可以较好地预防蔬菜疾病的发生,促进菜农的增产增收。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监控系统,包括前端采集系统、路由设备、无线网络、网关和运营支撑平台依次连接。前端采集系统由传感器和信号发送器组成,信号发送器与路由设备相连接。运营支撑平台设有网络通信端口,可以向手机用户发送信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棚内的空气、温度等数据,信号发送器将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转变为低压电信号,并传送到前端路由设备中,路由设备接收信号发送器的信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通过网关将信息传输到运营支撑平台,运营支撑平台对农业大棚进行实时监控,菜农通过本系统自带的摄像头将作物的病征拍下来,并通过移动网络上传到系统平台上,后台专家可以根据病征照片对农业大棚内部的信息进行分析,对作物进行远程诊断,及时了解病虫害原因,并向用户下发相应的防治建议,实现病虫害的专家远程诊断,通过设置的网络通信端口将诊断信息发送到用户手机上。同时,用户可通过手机或互联网查询大棚相关的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昱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31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