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棉摘锭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2699.0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0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干钦;刘建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技龙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16 | 分类号: | A01D46/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412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棉摘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摘锭式采棉机,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在上述采棉机的采棉摘锭。
背景技术
现有采棉机的摘锭通常成锥形,其表面带斜纹刺,当摘取棉花时,摘锭高速旋转,棉花会被摘锭绞到,摘锭绞到棉花后旋转到另一侧,该处装有高速旋转的卸棉塑料盘,其使得棉花被强制从摘锭上剥下,再通过吸棉系统把棉花吸走。因摘锭上有斜纹刺,棉花被摘锭绞得很紧,卸棉盘又在高速旋转,剥下棉花时,摘锭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冷却水对摘锭进行冷却。由于棉花被强制剥下时,摘锭上斜纹刺里仍有断裂的棉花纤维,因而设置有相应配件进行清理。
现有摘锭的不足在于:
一、安全性差。摘锭高速旋转,剥下棉花时,摘锭会产生高温,而棉杆和棉花都是易燃物,一旦冷却水系统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火灾;
二、采摘到的棉花质量下降。摘锭表面带斜纹刺,通过斜纹刺绞住棉花,由于摘锭的转速高,被绞住的棉花纤维断裂,导致棉花品质大大降低。
此外,目前国内外的采棉机的摘锭采用金属材质,由于高速旋转而导致摘锭头磨损较快,因此使用成本大为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棉摘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棉机的采棉摘锭安全性差、导致棉花质量下降和磨损较快导致成本偏高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棉摘锭,包括:
中心轴,用于随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转动;
外套轴,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侧并能与所述中心轴同步旋转,并且所述外套轴能沿所述中心轴的轴线前后移动;
一个或多个设置有采棉针的采棉部件,设置在所述中心轴和外套轴之间,其中,所述采棉部件下端设有斜舌,所述中心轴在相应所述斜舌的位置设有斜槽或斜孔,所述斜舌可插入所述斜槽或斜孔;所述外套轴对应所述采棉部件设有容置通孔,所述采棉部件的斜舌插入所述中心轴的斜槽或斜孔内时,所述采棉部件内缩,所述采棉针位于所述容置通孔内;所述采棉部件的斜舌沿所述斜槽或斜孔上升时,所述采棉部件外扩,所述采棉针凸出于所述容置通孔外;其中,
所述采棉部件的前端顶在所述容置通孔前侧面上,向后推动所述外套轴时,所述采棉部件被向后推动,其上的斜舌沿所述中心轴的斜槽或斜孔上升;所述采棉部件后端还具有一斜面,当沿该斜面向前推动所述采棉部件时,所述采棉部件的斜舌插入所述斜槽或斜孔内。
本发明通过采棉部件上斜舌和中心轴上对应斜槽或斜孔的设置实现了采棉部件的伸出和缩回,从而使采棉针在采棉机器摘棉是伸出,而在剥除棉花时采棉针缩回,使棉花脱除过程变得简单,解决了剥除棉花时由于摘锭的高速旋转导致的火灾隐患。其中,对于用何种方式向后推动所述外套轴及向前推动所述采棉部件的斜面,本发明不进行限定。
本发明也不对采棉部件的具体数量进行限制,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多个,设置多个采棉部件时,这些采棉部件可以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本发明不对采棉部件的排列方式进行限定。
本发明优选,采棉部件和外套轴包括锥形部,锥形这种形状的设置利于棉花的剥除。
除上述部件外,本发明还可包括其他具有部件,本发明不对此进行限定。例如,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提供的采棉摘锭还包括一套设在所述外套轴外侧的限位圈,用于固定所述采棉部件,防止所述采棉部件掉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棉摘锭,包括:
中心轴,用于随驱动装置的驱动而转动;
外套部件,套设在所述中心轴外侧并能与所述中心轴同步旋转;
一个或多个设有凸出的采棉机构的采棉部件,所述采棉部件设置在所述外套部件和所述中心轴之间,其中,所述外套部件对应所述采棉部件或所述采棉部件的采棉机构设有容置通孔,所述采棉部件下端设有斜舌,所述中心轴对应所述斜舌设有斜槽或斜孔,所述斜舌可插入所述斜槽或斜孔内;其中,
所述采棉部件的斜舌插入所述中心轴的斜槽或斜孔内时,所述采棉部件内缩,所述采棉针位于所述容置通孔内;所述采棉部件的斜舌沿所述斜槽或斜孔上升时,所述采棉部件外扩,所述采棉针凸出于所述容置通孔外。
在本发明的该方案中,对如何实现采棉部件上的斜舌和中心轴上的斜槽或斜孔的相对移动的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原理教导下做出的合理结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技龙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技龙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