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9975.8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石德全;高桂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荣玲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发热 保温 冒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领域,具体涉及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砂型生产中,冒口的主要作用是补缩、排气和排渣。当冒口的性能不佳时,往往造成缩孔、缩松、夹渣等铸造缺陷,致使铸件报废。因此,传统工艺的砂型冒口、保温冒口、发热冒口或发热保温冒口等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铸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由于它们保温效果不良、发热不足等缺点,难以满足补缩、排渣、排气的高要求,铸件的出品率也普遍较低。此外,传统工艺制作冒口时需要进炉烘干,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因此,研究新型的具有高效发热和保温作用的低成本冒口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冒口存在保温不良、发热不足的问题;延长冒口内金属液的凝固时间,进而降低铸件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提升出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按质量份数比是由15~25份的膨胀蛭石、10~20份的镁砂粉、10~25份的石英砂、10~15份的铝粉、5~10份的石墨粉、3~5份的镁粉、5~13份的氧化铁粉、2~4份的硝酸钠、2~3份的萤石粉、6~8份的水玻璃、3~5份的赤泥和1~2份的木质素制成的。
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按质量份数分别称取15~25份的膨胀蛭石、10~20份的镁砂粉、10~25份的石英砂、10~15份的铝粉、5~10份的石墨粉、3~5份的镁粉、5~13份的氧化铁粉、2~4份的硝酸钠、2~3份的萤石粉、6~8份的水玻璃、3~5份的赤泥和1~2份的木质素;
步骤二、将步骤一称取的膨胀蛭石、镁砂粉、步骤一称取量40%的水玻璃、步骤一称取量40%的赤泥和步骤一称取量40%的木质素置于碾轮混砂机中,混制2~3分钟,再加入步骤一称取的石英砂、铝粉、石墨粉、镁粉、氧化铁粉、硝酸钠和萤石粉,混制1~2分钟,最后加入剩余的赤泥、木质素和水玻璃,混制2~3分钟,获得湿料;
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得的湿料填充到发热保温冒口模具中并紧实,经3~5h的脱水硬化后即可脱模,即得到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在室温下放置24h后即可使用。
上述的膨胀蛭石粒度为16~40目。
上述的石英砂的粒度为70~140目,且石英砂中二氧化硅重量含量大于95%。
上述的镁砂粉的粒度为100~200目。
上述的铝粉的粒度为70~100目,且铝粉的质量纯度大于99%。
上述的石墨粉的粒度为70~100目,且石墨粉的质量纯度60%~70%。
上述的氧化铁粉的质量纯度大于99%。
上述的水玻璃的模数为2.2~2.4,且密度为1.50~1.55g/cm3。
上述的赤泥的粒度为100~200目。
本发明的作用原理为:先将膨胀蛭石、镁砂粉和水玻璃粘结剂混制,为在膨胀蛭石表面形成一层含有镁砂粉的耐火材料复合层,再加入石英砂、铝粉、石墨粉等物料,石英砂作为膨胀蛭石颗粒间的填充材料及耐火骨架,从而达到一定高温强度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混合于石英砂和镁砂粉中的铝粉、镁粉、石墨粉、氧化铁粉、硝酸钠构成发热剂,在萤石粉调节剂作用下可达到点火速度快,燃烧速度慢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发热效果。赤泥与水玻璃混合后,可自行发生脱水硬化,因此制作的发热保温冒口无需进炉烘干即可脱水,且强度满足要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发明具有:(1)无需加热炉烘干,降低了能源消耗,所使用的赤泥为烧结法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的副产品,来源广泛,成本降低;(2)制作的冒口室温放置24h后抗拉强度高于0.5MPa,残余水分小于3%,完全满足生产要求;(3)冒口内金属液凝固时间比传统水玻璃发热保温冒口提高1倍以上,补缩率提高15%以上,具有良好的发热保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中铸造用发热保温冒口的制备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按质量份数分别称取25份的膨胀蛭石、20份的镁砂粉、10份的石英砂、10份的铝粉、10份的石墨粉、5份的镁粉、5份的氧化铁粉、2份的硝酸钠、3份的萤石粉、6份的水玻璃、3份的赤泥和1份的木质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9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