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85578.3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范葆荃;钱建平;叶斌;江燕;傅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63/16;C08G63/78;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连接料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油墨连接料的各种性能决定了印刷油墨的各种使用适应性能,目前国内市场上所用的油墨连接料多以聚氨酯树脂为主。溶剂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具有使用简便、性能稳定、附着力强、光泽度优、耐热性好等优点,能适合各种印刷方式的要求,尤其适用于网版印刷、塑料包装和复合薄膜等方面。国外已于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如日本东洋公司、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和武田药业等,国内所使用的聚氨酯油墨连接料一般是从国外进口聚氨酯胶粒,再进行加工使用,年需求量达3万t。近几年来,国内已有许多生产科研单位从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耐121℃和135℃蒸煮油墨连接料已有单位投入生产并在市场上广泛推广使用,但产品的综合性能与进口产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和开发多功能产品是国内从事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光泽度较好、内聚强度较大、与颜料有良好的相容性等特点的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将二元酸和二元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通N2保护,当温度升至142~146℃,控制出水的速度和回流塔塔顶的温度,常压下塔顶温度在101~101.5℃,然后将釜内温度缓慢升至170~175℃,保温2.5~2.8h,再将温度缓慢升至225~228℃,当出水量达到理论值的98%以上时,保温1.5h,然后抽真空至0.01~0.02大气压,保持4.5-5h,得白色蜡状固体或粘稠状液体的聚酯多元醇;
将聚酯多元醇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110~115℃,抽真空至0.1~0.2大气压,脱水1~2h,取样测水分小于0.1%时,降温,当温度降至70~80℃,加入扩链剂、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搅拌并抽真空脱泡至气泡抽完,出料130~135℃熟化4.5~5h,得聚氨酯胶粘剂。
所述的聚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500~1800。
所述的二元酸为:1,3-丙二酸,1,4-丁二酸或戊二酸。
所述的二元醇为: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戊二醇。
所述的扩链剂A占聚酯多元醇3.2~4.5Wt.%;所述的MDI占聚酯多元醇19~22Wt.%;所述的抗氧化剂占聚酯多元醇0.45~0.5Wt.%;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占聚酯多元醇0.45~0.5W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共公开的技术方案获得的聚氨酯油墨连接料,具有光泽度好,粘度低、粘接强度较好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仅用于进一步说明技术方案,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简单改进都属于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将戊二酸和1,4-丁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升温并通N2保护,当温度升至142~146℃,控制出水的速度和回流塔塔顶的温度,常压下塔顶温度在101~101.5℃,然后将釜内温度缓慢升至170~175℃,保温2.5~2.8h,再将温度缓慢升至225~228℃,当出水量达到理论值的98%以上时,保温1.5h,然后抽真空至0.01~0.02大气压,保持4.5-5h,得白色蜡状固体或粘稠状液体的聚酯多元醇,聚酯多元醇数均分子量为1600~1700;
将100g聚酯多元醇加入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110~115℃,抽真空至0.1~0.2大气压,脱水1~2h,取样测水分小于0.1%时,降温,当温度降至70~80℃,加入3.2g扩链剂、0.5g抗氧剂和0.45g紫外线吸收剂,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加入20g二异氰酸酯,搅拌并抽真空脱泡至气泡抽完,出料130~135℃熟化4.5~5h,得聚氨酯胶粘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威迪森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55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生霉菌处理竹木塑化重组材
- 下一篇:纯中药消毒湿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