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583388.8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5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立新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04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杨雪梅 |
| 地址: | 5425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临床上多见长期腹胀痛、隐痛,反复发作,无规律,空腹加重,进食减轻。舌红、苔少、无津液,人易烦躁,手足心热。萎缩性胃炎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治疗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治疗不及时容易变成恶性病变,造成危险后果。目前治疗多用健胃消食片、元胡止痛片、抗生素如头孢氨苄等,但效果都不是很好,另外,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抗药性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中医认为萎缩性胃炎属胃热阴虚,其根本处置应从护阴、护肝、养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较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百合27-33份、乌药7-13份、白芍7-13份、白芨7-13份、太子参15-25份、佛手3-9份、川楝子3-9份、三七粉2-6份、蒲公英10-30份、陈皮5-15份、甘草3-9份。
优选地,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百合20份、乌药10份、白芍10份、白芨10份、太子参20份、佛手6份、川楝子6份、三七粉3份、蒲公英20份、陈皮10份、甘草6份。
所述的原料药来源广泛,价格实惠,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可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具体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5-10倍原料药总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文火煮10-20分钟,过滤去渣,即得。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剂20毫升,分3次服用。一般连服7天为一疗程,10天后即明显有效果。
本发明药物也可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功效如下:
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乌药: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温肾散寒、温肾缩尿、行气止痛的功效。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
白芨:辛,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功效。
太子参:性甘、微苦,平;归脾、肺经。体润性和、补益脾肺、补气生津。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
佛手:性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功能。
川楝子: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主要入肝经,疏泄肝热,行气止痛,有除湿热、清肝火、止痛、杀虫的功能。
三七粉: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肠经。主要功用:可用止血、散瘀、定痛。
蒲公英:性甘,微苦,寒;入脾、胃、肾三经。主要功用: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白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
陈皮:性苦、辛,温;归肺、脾经。主要功用: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甘草:味甘、平。无毒微凉;入脾、胃、肺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
本发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选取11种天然中药配伍,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健脾养肝,养阴清为,标本同治,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程较短,有效率达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百合27份、乌药7份、白芍7份、白芨7份、太子参15份、佛手3份、川楝子3份、三七粉2份、蒲公英10份、陈皮5份、甘草3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百合20份、乌药10份、白芍10份、白芨10份、太子参20份、佛手6份、川楝子6份、三七粉3份、蒲公英20份、陈皮10份、甘草6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百合33份、乌药13份、白芍13份、白芨13份、太子参25份、佛手9份、川楝子9份、三七粉6份、蒲公英30份、陈皮15份、甘草9份。按常规方法煎成汤剂口服。
实验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立新;,未经黄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3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胸壁放射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复方益肾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