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机箱及其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2991.4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9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涛;付景志;郑煜;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机箱 及其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机箱及其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电子设备的机箱,如电脑或服务器(server)的机箱通常使用手拧螺钉把盖板连接到箱体上,还有一些电子设备的机箱使用的是盘头或沉头螺钉(标准固定件)把盖板直接固定到箱体上,如果螺钉丢失或损坏就无法实现盖板的固定。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申请号为200520145187.0的专利申请案提出了电子设备机箱盖板的开关解决方案,其使用一套锁杆和齿条机构来实现盖板与箱体的结合,由于其结构复杂,不易组装,并且也需要占用箱体内一定的空间,从而不适用于较小的机箱上。另外,如申请号01232745.X和申请号200420095589.X的专利申请案是分别针对盖板固定装置的解决方案,然而,这两种解决方案所采用的固定装置都会有部分组件露出于盖板或箱体外,其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导致盖板自箱体上分离,从而丧失固定盖板的作用,并且无法维持机箱外观的平整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机箱及其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的推抵件与弹性件分别设置于盖板与箱体上,使限位装置完全的隐藏在机箱内部,让限位装置不仅能起到原有的固定盖板的功用外,还可以避免机箱遭受外力撞击时,造成限位装置被误动作的情形发生,从而解决现有机箱的固定装置容易遭受外力撞击而造成盖板与箱体分离的问题,以及固定装置露出于机箱外而无法维持机箱外观平整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限位装置,适用于一电子设备机箱。本申请的限位装置包括一推抵件和一止挡组件,推抵件用以设置于电子设备机箱的盖板上,止挡组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弹性件,其中底座用以设置于电子设备机箱的箱体上,弹性件设置于底座上,且弹性件具有一反曲点,此反曲点可相对底座往复移动,而常态地凸出于底座的表面或者是没入于底座内。其中,当盖板相对箱体往复移动时,盖板一并带动推抵件压迫弹性件的反曲点没入于底座内;并且当盖板抵靠于箱体的后侧板,弹性件的反曲点凸出于底座表面,并且阻挡推抵件朝向箱体的前侧板的方向移动。
本申请还揭示了一种电子设备机箱,包括一箱体、一盖板以及一限位装置。箱体包括交错连接的一前侧板、一后侧板、一左侧板以及一右侧板,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同一侧分别具有一折边,且折边上设置有一轨道。盖板的相对二侧边分别伸入于左侧板与右侧板的轨道内,且盖板可沿轨道朝向前侧板移动至一开启位置,而远离后侧板;以及朝向后侧板移动至一封闭位置,并且抵靠于后侧板上。限位装置包括一推抵件以及一止挡组件,推抵件设置于盖板上对应于左侧板的一侧,止挡组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弹性件,其中底座设置于左侧板的折边上,弹性件设置于底座,且弹性件具有一反曲点,此反曲点可相对底座往复移动,而常态地凸出于底座的表面或者是没入于底座内。其中,当盖板于开启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盖板一并带动推抵件压迫弹性件的反曲点没入于底座内;并且当盖板移动至封闭位置,弹性件的反曲点凸出于底座表面,并且阻挡推抵件朝向前侧板的方向移动。
另外,本申请进一步揭示了一种电子设备机箱,其包括一箱体以及一盖板。箱体包括交错连接的一前侧板、一后侧板、一左侧板以及一右侧板,其中左侧板与右侧板的同一侧分别具有一折边,且折边上设置有一轨道以及一弹性件。弹性件具有二悬臂以及一反曲点,二悬臂的一端连接于折边,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反曲点的相对二侧,其中反曲点常态地远离于折边,并且可朝向折边往复移动。盖板上设置有一推抵件,且盖板的相对二侧边分别伸入于左侧板与右侧板的轨道内。盖板可沿轨道朝向前侧板移动至一开启位置,而远离后侧板;以及朝向后侧板移动至一封闭位置,并且抵靠于后侧板上。其中,当盖板于开启位置与封闭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时,盖板一并带动推抵件压迫弹性件的反曲点朝向折边靠拢;并且当盖板移动至封闭位置,弹性件的反曲点凸远离折边,并且阻挡推抵件朝向前侧板的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29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散料插件机的散料送料供料系统
- 下一篇:超声波扫描检测样品码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