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2720.9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攻科;杨晓婷;胡玉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8 | 分类号: | G01N30/08;G01N3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硼酸 亲和 整体 柱固相微 萃取 高效 色谱 在线 联用 系统 | ||
1.一种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相微萃取单元、第一高压液相泵、第二高压液相泵、高压六通进样阀、高压六通切换阀、定量环、进样针、废液瓶、色谱柱和荧光检测器,所述固相微萃取单元是硼酸亲和整体柱,所述硼酸亲和整体柱的一端与高压六通进样阀连接,另一端与高压六通切换阀连接;第一高压液相泵的输出端与高压六通进样阀连接,定量环的两端连接于高压六通进样阀上;所述废液瓶与高压六通切换阀连接,第二高压液相泵的输出端与高压六通切换阀连接,色谱柱的一端与高压六通切换阀连接,另一端连接于荧光检测器;所述的高压六通进样阀和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都包括两个状态,分别是载样档和进样档,当所述高压六通进样阀位于进样档状态时,所述第一高压液相泵、定量环、所硼酸亲和整体柱相连通;当所述高压六通进样阀位于载样档状态时,所述定量环与所述硼酸亲和整体柱相隔离,所述第一高压液相泵与所述硼酸亲和整体柱相连通;当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位于进样档状态时,所述硼酸亲和整体柱与所述的色谱柱相连通;当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位于载样档状态时,所述硼酸亲和整体柱与所述的色谱柱相隔离,所述第二高压液相泵与所述色谱柱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硼酸亲和整体柱由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得到:第一,将不锈钢毛细柱浸泡于盐酸溶液中1小时后,用超纯水清洗,干燥备用;第二,将正丙醇和1,4-丁二醇混合作为溶剂和致孔剂,然后加入4-乙烯基苯硼酸、甲叉双丙烯酰胺和偶氮二异丁腈,超声脱气,通氮气除氧,最后将混合溶液注入经第一步处理后的不锈钢毛细管柱,用硅橡胶堵住毛细管柱两端后进行热引发聚合反应;第三,将第二步合成的硼酸亲和整体柱连接到一个高压液相泵上,用甲醇冲洗整体柱,除去致孔剂和未反应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有携带液的携带液试剂瓶和装有液相色谱流动相的流动相试剂瓶,所述携带液试剂瓶与第一高压液相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流动相试剂瓶与第二高压液相泵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试剂瓶有两个,分别用于容纳液相色谱流动相溶质和液相色谱流动相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的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使所述高压六通进样阀位于载样档状态,且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位于载样档状态,且用进样针将样品溶液打入定量环中,开启第一高压液相泵和第二高压液相泵,所述第一高压液相泵驱动携带液平衡硼酸亲和整体柱,第二高压液相泵驱动液相色谱流动相平衡色谱柱;
第二步,使所述高压六通进样阀位于进样档状态,且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仍位于载样档状态,携带液将定量环中的样品溶液输送至硼酸亲和整体柱进行固相微萃取;
第三步,使所述高压六通进样阀位于载样档状态,且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仍位于载样档状态,携带液将硼酸亲和整体柱中多余的样品溶液除去送入废液瓶,净化整体柱,同时用进样针向定量环中注入洗脱溶剂;
第四步,暂停所述第二高压液相泵,且使所述高压六通进样阀位于进样档状态,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切换为进样档状态,携带液将洗脱溶剂从定量环输送至硼酸亲和整体柱,将目标分析物从整体柱中解吸下来进入色谱柱柱头;
第五步,使所述高压六通切换阀切换为载样档状态,并开启所述第二高压液相泵,运行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梯度分析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硼酸亲和整体柱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联用系统在检测生物样品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27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