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增益电桥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9373.4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淮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淮宁 |
主分类号: | G05F1/66 | 分类号: | G05F1/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杨树芬 |
地址: | 10019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 增益 电桥 自动增益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虚拟增益电桥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属于自动增益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一类AGC技术用于控制输出功率的稳定,目前,现有典型的这类用于控制输出功率的稳定的AGC技术的系统增益调整技术有两种,第一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是用检波信号幅度值的变化调整电调衰减器的调整量,使输出功率获得稳定。第二种是用控制环境温度的方法间接地控制器件的工作状态,使输出功率获得稳定。
第一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是用检波信号幅度值的变化调整电调衰减器的调整量,使输出功率获得稳定。
由于电调衰减器的控制-衰减特性是:线性控制电压产生线性的电调衰减分贝值的特性。所谓线性控制电压是代表增益分贝值特性的电压,不是信号幅度值的变化电压。因此,第一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的控制-衰减特性不符合电调衰减器的要求,所以导致第一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的输出电平即输出功率误差较大。
第二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是用控制环境温度的方法间接地控制器件的工作状态,使输出功率获得稳定。
由于器件的工作状态与多种因素有关,温度只是较重要的一个因素,控制环境温度只是单因素地、间接地控制输出功率,不能控制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输出功率变化,所以导致第二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的输出电平即输出功率误差较大。
上述两种系统增益调整技术所存在的共同的不可避免的缺陷是:系统的传递函数不明确,输出功率的精度低,输出功率的稳定性差,实现及实施的成本高,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基于虚拟增益电桥的自动增益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核心不是控制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的改变量,而是控制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的相对改变量。本发明采用电调衰减器作为增益调整器件,按照电调衰减器的控制-衰减特性设计增益控制算法,使增益控制算法产生的控制电压的改变量恰好等于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的分贝值的改变量,用这个控制电压的改变量精确控制电调衰减器的衰减调整量,使电调衰减器的衰减调整量等于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的分贝值的改变量,再利用电调衰减器的衰减量的分贝值的调整量与功率分贝值的改变量大小相等、特性相反从而可以相互抵消的原理,使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获得高度稳定。
本发明中的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传递电压简称为AGC传递电压。
本发明实现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
1)设定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入功率Pin,0,确定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dB框图系统的输入功率Pin,0(dBm);
2)设定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信道的所有增益以及所有增益变化的总合增益G1,0,确定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dB框图系统的G1,0(dB);
3)设定电调衰减器的初始衰减量L0(dB);
4)设定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Pout,0,确定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dB框图系统的输出功率Pout,0(dBm)。
步骤二.
1)计算正常状态下的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传递电压k0(简称AGC传递电压k0);
2)调整电调衰减器的控制电压v0,得到电调衰减器的初始衰减量L0(dB)。
步骤三.
1)计算变化状态下的AGC传递电压k,
2)计算k0的改变量Δk,
3)计算变化状态下的电调衰减器的控制电压v,
4)计算v0的改变量Δv,
5)调整Δv,使Δv产生初始衰减量L0(dB的电调衰减器的衰减调整增量ΔL(dB)等于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dB框图系统的输出功率Pout,0(dBm)的改变量ΔPout(dB)。
以上步骤最终实现Pout(dBm)=Pout,0(dBm),即使虚拟增益电桥自动增益控制系统的输出功率获得高度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淮宁,未经梁淮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93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