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和导管用软管的连续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4691.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0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永田英人;江畑胜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软管 制造 方法 连续 | ||
本发明提供能够使用同一芯线连续地制造多个导管用软管的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和导管用软管的连续体,并且能够高效地安装基端连接构件。该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包覆体形成工序,在芯线(40)上包覆树脂而形成内层包覆体(51)和外层包覆体(53);基端连接构件安装工序,在内层包覆体(51)和外层包覆体(53)的径向外侧以规定的间隔安装用于与导管用软管(10)的基端相连接的筒状的座(20);切断工序,在基端连接构件安装工序之后,通过在规定的位置切断在芯线(40)上获得的管状连续体(60)从而切出分别设有座(20)的多个单体软管(61);以及芯线去除工序,从单体软管(61)中去除芯线(4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在血管等管腔内、体腔内使用的导管的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和导管用软管的连续体。
背景技术
近年,由于外科性侵入非常低的原因,盛行使用导管的在血管等的管腔内、体腔内进行的治疗。例如,选择性地向在体内复杂地分支的血管导入而使用的导管通常沿预先向血管导入的导丝被选择性地推入,使治疗用的药剂、诊断用的造影剂等自跟前侧(基端侧)向顶端侧流通。因此,构成导管的纵长的导管用软管通过将基端侧的内外径做得较大,从而提高刚性而充分地保持推入性(可推性)并且确保药剂、造影剂的注入特性,通过将顶端侧的内外径做成小于基端侧的内外径而使顶端侧较柔软,从而提高向末梢血管的到达性、对导丝的追随性。
作为这样的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方法:通过在粗径部和细径部以规定的间隔连续而成的芯线上包覆成形热塑性树脂,在同一芯线上将多个导管用软管作为连续体地形成,在按照各个导管用软管将连续体与芯线一起切断后,将芯线拔除而制造导管用软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32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存在如下情况:在导管用软管的基端部连结有向管腔内插入导丝的插入口、向管腔内注入药液、栓塞物质、造影剂等的注入口、或在操作导管用软管时作为把持部发挥功能的座(hub)(基端连接构件)。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没有关于座的记载,在从多个导管用软管相连的连续体上切出各个导管用软管后,需要对每个导管用软管安装座。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同一芯线连续地制造多个导管用软管并且能够高效地安装基端连接构件的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和导管用软管的连续体。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具有:包覆体形成工序,在芯线上包覆树脂而形成包覆体;基端连接构件安装工序,在上述包覆体的径向外侧以规定的间隔安装用于与导管用软管的基端相连接的筒状的基端连接构件;
切断工序,在上述基端连接构件安装工序之后,通过在规定的位置切断在上述芯线上获得的管状连续体从而切出分别设有上述基端连接构件的多个单体软管;以及芯线去除工序,从上述单体软管中去除上述芯线。
就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导管用软管的制造方法而言,在芯线上包覆包覆体,进而在以规定的间隔安装了基端连接构件之后,在规定的位置切断在芯线上获得的管状连续体而切出分别设有基端连接构件的多个单体软管,因此,不需要为了在切断后安装基端连接构件而再次定位切出的单体软管,能够减少用于进行作业的定位的次数,能够使用同一芯线能够连续地制造多个导管用软管,并且能够高效地制造导管用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状物料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设置于肥料包装秤上的辅助传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