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冲泡茶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9976.6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国萍 |
主分类号: | A23F3/16 | 分类号: | A23F3/16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王玉霞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冲泡 茶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快速冲泡茶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速溶茶一般用水浸提茶叶,经过滤或离心、浓缩和干燥制成,能快速溶于水、没有茶渣且保持茶叶的特有风味的固体粉末,即冲即饮,也可用作食品饮料的原辅料。采用常规的加工方法,一般是什么样的茶原料加工出什么样的速溶茶,产品溶解到水中后澄清度相对较差。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ZL01118460.4公开了一种冷水可溶的耐酸速溶红茶粉及其制造方法,采用红茶叶在80~90℃下浸泡,所得到的茶提取液立即冷却至室温,经过粗滤、精滤后,采用膜浓缩或蒸发浓缩至高于20%的固形物含量。再添加NaOFI或KOH将浓缩茶汁pH值调整至II~12后,在80~90℃下恒温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添加柠檬酸将浓缩茶汁pH值调整至6~7,静置20~30分钟后进行离心,弃去沉淀。取浓缩茶汁澄清液,进行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到冷水可溶的耐酸速溶茶粉。该方法只能使用红茶叶来加工速溶红茶,虽然可以溶解冷水,但是不够澄清透亮。中国专利ZL01118449.3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粉的加工方法,用热水提取纽茶后冷却至常温,再加入果胶酶、蛋白酶和淀粉酶对提取液进行酶解澄清,然后经超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一种基本不会冷后浑的速溶红茶粉,这种方法也是只能用红茶来加工速溶红茶,先用高温水提取,再冷却然后进行酶解,可以解决红茶的冷后浑,却没有解决其溶解于水中澄清度不高的问题;中国专利ZL01118460.4公开了一种速溶红茶粉的制造方法,红茶叶在80~90℃条件下浸泡提取,经过滤、浓缩、再用碱转溶、酸调pH值,经离心后喷干,这种方法也
只能用红茶来加工速溶红茶,没有考虑溶解后的澄清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澄清度高的快速冲泡茶叶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冲泡茶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 取茶叶,加水提取,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部分再经浓缩,得浓缩液;
②取步骤①所得的浓缩液,加碱,调整pH值至8.0-11.5,固液分离取液体部分;
② 氧气通入步骤②所得的液体进行氧化反应;
③ 步骤⑧所得的氧化反应液,加酸,调整pH值至5.0-9.5,固液分离取液体部分后干燥即得。
步骤①中,所述的茶叶为绿茶、乌龙茶和红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发明对茶叶的具体品种无限制,对茶叶的等级也无特别限制,只要是日常可泡茶引用的茶叶都可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速溶茶。
步骤①、②和④中,所述的固液分离方法为离心或过滤。
步骤①中,每次加入水的量为茶叶重量的3-20倍,提取次数为1-3次,每次10分钟-3小时。
步骤①中,所述的浓缩方法为反渗透膜浓缩法或真空减压浓缩法,所得的浓缩液的Brix糖度为3-35o(文中所指Brix糖度数值均为在25℃条件下测得数值)。
Brix糖度原来主要用于蔗糖水溶液,它是指每100g水溶液中溶解的蔗糖克数。例如,Brix糖度为45o表示每100g溶液中含45g的固体材料。现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在对液体物质的浓度描述。
步骤②和④中,所述的静置时间为0.5~5小时,优选0.5~1.5小时。
步骤②中,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皆为食品级。
步骤③中,通入氧气的量为液体中所含固体材料重量的0.5~15%,所述液体中所含固体材料的重量由Brix糖度计算,例如,Brix糖度为45o,表示每100g溶液中含45g的固体物质,则lkg的溶液中,所含的固体物质的量为0.45kg,通入氧气的量为0. 45kg×(0.5~15%)=2.25×10。3~67.5×103kg。氧化反应时间为10分钟~3小时。
步骤①中,所述的酸为柠檬酸或苹果酸,皆为食品级。
步骤④中,所述的干燥方法为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发明的原材料可以为绿茶、乌龙茶或红茶,原材料来源丰富,易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国萍;,未经周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9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银杏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排毒养颜保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