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8435.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宏;林涛;戚娜;吴浩东;李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F25B2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回收 系统 | ||
1.一种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内设管网的底座、内设流体腔的余热集热器、设于底座与余热集热器之间的并在与管网对应的位置设有分布腔的绝热层、嵌装于所述分布腔的半导体制热片、与所述半导体制热片抵接并位于所述管网的管道内的散热器,所述流体腔内配置有导热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流体为水、乙醇或丙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腔的液体充盈量为7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包括多条支管,所述支管包括多个微通道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置于底座且该管网内部设有平衡各支管流量的匀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热片均匀布置于所述余热集热器背面,所述半导体制热片与所述余热集热器彼此抵接的接触面均为精磨光滑面并且涂覆导热胶对碰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表面为螺纹状或环纹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腔为阶梯孔,所述散热器具有吸热盘,所述吸热盘与所述半导体制热片形状大小一致并彼此贴合设置于分布腔的阶梯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热片与所述散热器彼此抵接的接触面均为精磨光滑面并且涂覆导热胶对碰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集热器的前侧设有集热槽将该余热集热器表层分隔为多个条形区或凸台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84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