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行光轴结构摄像机的无穷远图像对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7434.5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杜娟;胡池;冯颖;胡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00 | 分类号: | G06T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行 光轴 结构 摄像机 无穷 图像 对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配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平行光轴结构摄像机的无穷远图像对齐方法。
背景技术
图像配准是图像合成中的关键步骤,现阶段的配准方法主要有直接配准和分部配准。其中分部配准的方法通常是首先进行极线矫正(或投影矫正),将两幅图像的对应点坐标矫正到同一水平线上,从而降低搜索维度,有些文献将满足这一关系图像对称作满足扫描线特性,然后在再采用一维方向上的搜索策略,完成对应点间的匹配。
极线矫正可以使用投影变换的方法进行,对两张图像分别进行投影变换,或者仅对一张图像进行。投影变换的常用工具是单应矩阵(简称H矩阵),因此计算单应矩阵的方法将是重要步骤。
无穷远图像对齐针对的是H∞矩阵的计算,多几何视觉中,H∞描述的是两个视角关于无穷远平面的映射关系。有如下公式描述:
如图2所示,其中K′和K分别是第一视角1和第二视角2的内参矩阵,R是第一视角1到第二视角2的旋转矩阵。因此,需要首先对第一视角1和第二视角2的摄像机进行标定,分别计算其内参矩阵,然后再计算两台摄像机之间的旋转矩阵,这种方法计算步骤较为繁琐,由于步骤多,使得精度往往难以保证。
另外,可以通过DLT直接线性变换算法计算H∞。由于无穷远平面需要距离摄像机较远,则难以找到分布均匀且足够数量的匹配点,同时匹配点坐标的精度也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平行光轴结构摄像机的无穷远图像对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等效H∞的方法,用于实现无穷远平面的图像对齐。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平行光轴结构摄像机的无穷远图像对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定一个垂直于摄像机光轴方向的平面,然后从该平面上均匀选取匹配点;
S2利用匹配点,求解描述基于该平面关系的单应矩阵;
S3利用单应矩阵和双线性插值算法,求解基于该平面对齐的坐标映射表;
S4设置一个垂直于摄像机光轴方向的等效无穷远平面,利用投影变换、计算无穷远平面上对应点的视差,平移S3得到的坐标映射表,然后得到无穷远平面对齐的坐标映射表。
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设置两台具有平行光轴,且并排放置的摄像机;
S1.2设定垂直于摄像机光轴方向的平面,并在该平面上张贴棋盘格纸;
S1.3以棋盘格的角点作为特征点,两台摄像机获取图像,分别记为左图和右图,然后从左图和右图中均匀选取匹配点,所述匹配点对数为至少4对。
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对匹配点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匹配点坐标对记作Pl和Pr,对应的归一化后的坐标记作和其中Pl表示左图匹配点的坐标,Pr表示右图匹配点的坐标;
S2.2利用通过整理得到Ah=0的齐次方程形式;
S2.3将S2.1得到的归一化坐标代入S2.2得到的系数矩阵A,通过SVD分解,得到h矩阵的近似解;
S2.4通过反归一化处理,求解描述Pl和Pr映射关系的H矩阵。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右图或左图图像大小,建立离散坐标映射表;
S3.2利用双线性差值及离散坐标映射表,得到完整的图像的坐标映射表。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7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